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那是金魚的一片藍


  
  拖拖拉拉在鍵盤前很多天,玩這個、看那裡,就是沒有為部落格寫下一言半語,寫文章看來還是講靈感、不然就是看心情。我最後決定繼續寫日本金魚之鄉的故事,經歷算是新一點、奇摩裡也沒幾個人去過。我在爬文之前,除了找一大堆資料,也會搜索一下別人有沒有寫過、怎樣寫、有些甚麼照片等等。話說我去大和郡山,是想去紺屋町,一個叫箱本館的地方,它離車站大約五至十分鐘步行距離。但我天生是路盲、也愛亂跑,在未搞不清方向的情況下,隨便跟著有魚池的地方出了車站,兜了一個大圈之後回到起點,幾乎想折返奈良了。我事先有把箱本館的日文地址印了出來,結果拿去問路人,他二話不說把我帶到紺屋町,然而跟他原本走的方向是相反的。


  紺屋是指從事扎染的工匠,他們聚居的地方就叫做紺屋町,在近畿地區的大和郡山、和歌山、宇治、京都都有紺屋町,連同關東、中部、東北等地區,大大話有十多廿個叫紺屋町的地方。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染色工藝,是把白色的紡織物染做藍色,扎起的地方因為沾染不到顏料,造成不同的圖案。扎染早在唐代就傳到日本,大和郡山的紺屋町在豐臣秀長的時代(1585-1591),即四百年多前形成,由於金魚是地方特產,這裡的扎染都會有金魚的圖案。而箱本館是屬於江戶時代的扎染商人奧野家,建於1728年,流傳至今已經是第九代傳人。這間舖面房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外面的紺屋川,只有約一米闊,工匠以往都在這裡清洗布料,而我退後拍照的時候差點掉下去。這裡的入場費是300日圓,若果想體驗扎染手巾,每人500日圓。


  以上都是箱本館的資料,吸引我去的不是扎染,而是當地一位已故的金魚達人石田貞雄,他收集的大約一千件金魚工藝品,都在這裡展出。金魚雖然是舶來品,但深得日本民間喜愛,不管是古代,就算是現在,很多物件都會以金魚做裝飾。自己家中收集的一些金魚物品,就算產自大陸,但都是出口去日本的。意思說,你在所謂的金魚發祥地大陸,要找反而很難,我有的就只有那個印有金魚的快餐杯。



  入門之後,見到的陳設都跟扎染有關的,就像是工場,擺放著各種洗染器皿。有一件事我還未弄清楚,為甚麼扎染一定是藍色?分別是深淺。這隻紅色金魚,不知道還算不算是扎染產品,望有識之士指教一下。







  靠街道的一邊則放了玻璃櫃,裡面放的全部是一些瓷器,都是生活用品,我把彩繪的瓷器相片放在一起,裡面包括有日本的瀨戶燒、伊萬里燒,有的是江戶時期、或者是近代的。我對瓷器的認識是「有限公司」,在網上找到的資料說,瀨戶燒是日本六大古窯,瀨戶就在愛知縣內。伊萬里燒亦叫有田燒,有田是佐賀縣的町名。亦有一些來自中國,屬清朝或現代的出品,至於詳細產地或者甚麼燒製手法的資料則欠奉。








  放瓷器的玻璃櫃對面,亦有一個矮身的玻璃櫃,放著不同呎寸的碟,我把藍色的(是不是清花?)瓷器放在一起。現在這些工藝品,當然超脫了碗碗碟碟的廚房意義,一方面看到金魚融入了生活每一個環節,亦可以看到當時的金魚,到底長甚麼樣?你不一定喜歡牠的造型,但有很多相信都淘汰或絕種了,算是一種歷史的記憶。



  高身的玻璃櫃放了的擺設,沒有說明,我自然看不出是甚麼材料做的,更妄論是甚麼時期的產品。早前我寫過一篇中國金魚博物館的博文,但展品主要是看板文字加圖片,另外附加一些活體說明。回頭跟這裡比一比也叫人心酸,金魚在大陸有所謂千年歷史的活寶貝,砸好幾百萬蓋一個專屬博物館,場面有夠大、內涵空蕩蕩,還不及只有幾百年養金魚歷史的扶桑國,不要忘記,那只是一個獨立收藏家而已。大陸有很多東西是毀在自己手中的,怨不得人家,說出來或許觸動某些人的痛處,套用一句「網絡潮語」--不喜、勿插,這裡只是一部分的展品,下一篇會繼續看。


3 則留言:

  1. ☜ 叮噹之王 ☞日本蘭壽&土佐金2011年2月23日 凌晨3:35

    日本的東西很奇怪!!每個看起都"卡哇伊"~~~
    [版主回覆02/23/2011 11:09:17]在日本, 很多事情感覺很熟悉, 可能小時候看太多日本配音片集和卡通。

    回覆刪除
  2. 日本對於錦鯉跟金魚的"發揚光大"... 真是叫人佩服!
     
     
    [版主回覆02/23/2011 16:12:40]大和民族中興這些「物產」、「技術」的能力,往往令開創者感到難堪。

    回覆刪除
  3. Benson大走過很多國家,這次大海嘯一定有特別的感觸!
    [版主回覆03/15/2011 17:13:46]部落格的文章紀錄了自己近十年來的足跡, 包括日本、台灣、南韓、泰國、大陸等等, 這些地方分別出過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 當你在新聞片段, 看著美好的家園一下子變成人間煉獄, 怎不叫人黯然神傷? 我沒有宗教信仰, 但確實覺得, 平安--著實需要感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