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水溝油 金魚樂在其中


  我從來都很欣賞日本人的創意,他們對事物的無限追求、精益求精,做出來的東西,都是貼心的。相對偉大祖國的「差不多先生」民族性,真是汗顏。這段新聞,我早前已經在路透社的片段看過,剛剛想起找回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是轉載新華網,零七年六月八日的報道,版權亦屬對方所有。

  金魚要養在常溫的淨水裏,不過最近日本的一家公司卻推出了一種高科技的「生態油炸鍋」能讓金魚在滾燙的熱油下自在遊弋。

     上面是正在炸著天婦羅的滾燙熱油,油溫攝氏160度。下面是金魚的「家」,水溫攝氏20度。一條條金魚不僅沒變成「油炸小魚兒」,還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種新型的「生態油炸鍋」,利用的是「油水不相溶」且「油輕水重」的原理。炸鍋裏油、水各半,炸起天婦羅來更省油。

  油炸過程中,人們還能不停地向油鍋里加水,這樣做不僅不會油花四濺,加進去的水,還能使天婦羅上多餘的麵包屑沉澱下去,為水中的金魚送上一份「美餐」,真正做到了省油喂魚兩不誤。目前,這種高科技「生態油炸鍋」已經在日本全面上市,不過自然也是價格不菲,每台的售價大約在2600美元左右。

  想看片段的話,看看中央二台的連結:http://vsearch.cctv.com/play.jsp?storyref=OpenVWMVPath_quanqiuzixunbang/2007/06/quanqiuzixunbang_300_20070607_29.wmv&ref=OpenVWMVPath_CCTVCOM/quanqiuzixunbang/2007/06/quanqiuzixunbang_300_20070607_29.wmv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澳門新角度


  這陣子,我都埋首在帶子,整理「十年風雲」的專輯,真的做到天昏地暗。

  一早泡湯的六月旅行團,我居然能借屍還魂,擠出兩天的假期,跟幾位好友出外渡假。在路程遠近、預算開支下,還是選擇了梳打埠--澳門。

  這個跟香港一樣做過殖民地的小地方,面積比香港還要小,現在則變成我們的後花園。


  同樣的團友去年復活節,已經到過澳門一次,我居然在三盞燈的咖喱妹麵店,遇到前上司兼大師兄;今次在漁人碼頭那家非洲部落餐廳,我又遇上舊公司的同事,可想而知,有幾多港人會到澳門渡假。

  澳門今時當然不同往日,賭場、酒店多過米舖,人均收入更加翻幾翻,就連自傲的港人亦要靠邊站。我有兩位做工程師的中學同學,早已過江做外勞,因為這裡才有他們要的機遇和發展。

  幾位團友對賭博沒有興趣,兩次入其門,妳眼望我眼後,銀両都沒有放下就離開了。我們起初要到阿婆井前地,一間藝術展覽館,但找不到。一間大屋正在裝修,未知是否我們要找的地方,但其實這些舊建築,澳門保留了很多。



  四人各自都去過澳門N次,那到底去了那裡遊玩呢?我只記得是一些橫街窄巷,是新鮮和有趣的吧。我們在媽閣附近經過這間舊建築,走進去,原來是船舶登記處之類的政府辦公大樓。

  當我們還在討論天星、皇后碼頭的去留時,人家的舊建築,早就跟五光十色的賭場,共融在一個社區裡面。就像澳門的葡國菜,早把一些中國、印度、非洲等食材和煮法,融為一體,演變出紅豆豬手、非洲雞、萄國雞等等的菜式。


   行程最後一天,我們經過荷蘭園的塔石藝文館,入面參觀了視覺藝術年展,忽然覺得自己多了一點文化。藝文館旁邊的是中央圖書館,也是用舊建築改建的,所以蠻值得細味,澳門一些為遊客所忽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