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金魚街的水族傳奇

《都市日報》相片
《都市日報》相片
《都市日報》相片
  去年十二月,香港舉辦了第一屆協會系蘭壽品評會,主辦單位是「水族大王」家族經營的雷強水族行,公司成立於1955年,屬金魚街的風雲人物級別。雷強水族(深圳)有限公司,今年二月,更於上海掛牌上市。雷強水族行現時由第二代雷昌年接手經營,他大學畢業後加入投資銀行,曾經幫不少國企融資上市。公司來頭這麼大,辦起比賽來一點也不吝嗇,單是策展找來一間叫溢星(JOVIAN)的公關公司,再去看看網頁介紹,經手的個案都是上市公司業績記者會、上市路演等等大騷。品評會地點選在九龍灣工業區的零碳天地,它是一個半官方的項目,提供室內及戶外的展覽場地。



  大會評審請來日本尾張優魚會會長山田芳人,他的魚多次在全國品評會得到非常優異的成績,另一位則是台灣三奇會社社長吳佳瑞,現在全力在日本打併金魚事業,亦有進口日、泰兩國的金魚回彰化老家出售,每年亦會在台灣舉辦品評大會。

《東周刊》相片
《東周刊》相片
《東周刊》相片
  現在說時真的很遲,那時快的是今年十一月十九日,第二屆的品評會在相同地點舉行。主辦單位改為香港蘭壽協會,臉書登記的名字後面多一個括號,強調是政府註冊的非牟利團體,雷強水族行則是贊助機構。無論是團體或公司都沒有所謂,反正兩者的負責人都是雷昌年。我去年在名古屋的全國品評會遇過他,因為難得聽到有人用廣東話講電話,他當時在報價想買走前列名次的魚。相隔約一個月,有雜誌專訪他,指剛買回來的魚價值三十萬元日幣,即大約兩萬港元,我當時沒有拍下相片,但相信很大機會就是就這一隻魚。




  他不是唯一在品評會買魚的外國人,同場也有很多泰國買家,對得獎的魚都很有興趣。近年泰國人富裕起來,在日本爆買的不單是大陸人,柏野正彥在他們心目中有蠻高的地位,我記得以前去過泰國一個日本蘭壽養殖場,他們推薦的魚,種氏都是柏野(Misa)的進口或本土繁殖下一代。如果你懂日文,玩家又是認識的,要買不難,他們長途跋涉帶魚出來,再帶回去是有風險的,若果拿到的名次不是太好,出讓的願意亦較大。舉例這次在中部愛知縣的品評會,關東或關西的玩家,開車過來少說也要四、五個小時。坐便宜的通宵巴士要先等好幾小時,路程還可能要加多一、兩小時,玩家不可能住在車站旁邊,回家要轉折一輪才到。日本的交通費出名貴到爆燈,坐新幹線來回的話,夠我買來回日本的機票。




  外地買魚的難度在後頭,除非你已經計算好當晚馬上坐飛機回去,否則你需要找地方停魚,之後再入袋打包的話,又輪到沒有器材提供純氧。我試過在大陸買了魚拿回酒店,在塑膠箱養了一天,然後用空氣入袋,打個結就放進行李箱再寄艙。上海、北京的航程算短,且是便宜金魚,死了也不會可惜,我才貪玩試一下。品評會買的魚斷不可能這樣做,原因是參賽魚一般處於最佳的展示狀態,經常看到很大條便便出現。店舖買到的金魚來自魚場,發貨前的一星期就要下藥杜蟲、吊肚停餵,減低長途運輸期間水質惡化的速度和機會,亦要牠們適應高密度和水量少的環境,夏天擔心高溫燜、秋冬又要怕產卵,任何一個環節有偏差,都可能令那條魚掛掉,經驗之談是千萬不要臨時起義,單價貴的魚更要三思。

《大公報》相片
  說回金融才俊接手家族事業的故事,雷昌年的父親是「水族大王」雷治強,十七歲去澳洲讀書,本來要跟父親一樣要讀工程,但他偷偷轉到海洋生物學系,專攻生物養殖學。雷治強畢業後回港當翻譯,但還是很想從事觀賞魚業務,在父親的財政支持下,1955年在通菜街開店,是首批進駐金魚街的商戶,後來才發展為成行成市的金魚街。


  那時的熱帶魚都是野生的,加上運費,價錢不是一般人能負擔。他憑着專業知識,在香港繁殖出熱帶魚,有貨要怎樣發送到歐美呢?我在美聯社的資料庫找到一條1935年的黑白片段,當時運送金魚的容量是堅硬的金屬罐,還要是船運到倫敦的魚場,如果距離太遠損耗率會很高。現在超過一天的長途運輸,都很難熬過來,更何況當年的技術沒有那麼成熟。


  我們現在看到水族店的包裝方法,魚放在打了純氧的膠袋,再鋪滿整個發泡膠箱(保麗龍),用最輕巧的材料,減低貨運費用,同時避免貨物在箱子裏面甩來甩去挫體魚體,原來是雷治強在六十年代發明,並且改用飛機寄運,迅速將公司的出口生意擴展世界各地。公司曾在日航貨運創下三連冠,亦試過包下頭等機艙運魚,一時傳為佳話。打開了通路,雷治強着手解決貨源的問題,他資助新界的農民養殖觀賞魚,全盛時期有五百多家。美聯社另一條1964年的片段,就是香港養殖戶包裝鯉魚幼苗,空運至英格蘭西北部一間燃煤發電廠,買魚的目的幫手吃河道雜草,後話是電廠這樣做會惹起生態危機。雷治強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是1983年發明了無水運魚法,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魚體碰撞損傷,以至是死亡率。

  港英政府後來陸續收回新界魚場土地,發展新市鎮,應付急速增長的人口,雷治強早着先機開拓內地市場,獲得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北京總公司,委任做全國總代理,經銷所有口岸的觀賞魚。那時一星期供貨五日,每日貨量有800箱,即約40萬條魚。大陸以往基於多項因素,無法直接出口觀賞魚,相反香港得天獨厚,出口限制不多,加上空運發達,得以盡攬商機,我會嘗試在以後的文章探討一下。

香港郵票目錄網站
香港郵票目錄網站
香港郵票目錄網站
  雷強水族行後來又引入日本錦鯉、龍魚,帶起香港一個又一個養魚風潮,它亦是日本太陽牌(Hikari)魚糧在香港的總代理,由錦鯉、金魚、觀賞魚,幾乎全線日本生產的產品都可以買到。1993年,我去郵局寄信時,當天剛巧是發行的金魚郵票和首日封,就買了一個小全章留念。那是水族行38周年誌慶,雷治強當過慈善組織東華三院的主席,首日封的收益,全部捐給東華和公益金。雷治強的傳奇故事到06年終止了,他因為急性淋巴癌逝世,我從傳媒的訪問,得知家中排行最小的雷昌年,2011年回來公司幫手。頭炮就是引入高價值的日本協會蘭壽,由幾千至幾萬港元一條,再搞品評會,就是想吸引多些人養魚,看看能否寫出新一章的傳奇。

金魚大觀園相片(網站已不存在)
金魚大觀園相片(網站已不存在)
  台灣魚友早前在「金魚快訊」貼圖文,讚嘆金魚街是發燒友的天堂,觸發我的職業病發,特意去翻閱舊資料,才發現香港早在六、七年代,就躍居為世界觀賞魚出口的樞紐。我是二千年後才踏進金魚圈子,金魚街的繁盛,好像是理所當然,我對上一次寫《魚街風雲》的文章,原來已經是四年前。「阿信的故事」主題曲歌詞: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明明是主場故事,我確有責任把這段珍貴的發展歷程,好好記錄下來。

金魚大觀園相片(網站已不存在)
後記:這是一篇考古文章,還要是我未出世的事,只能在雷強水族行的公司網頁、報紙、雜誌等找資料,又或從一些懷舊討論區,看到前輩話當年的留言,加上我在金魚街的耳濡目染,綜合整理、交叉比對、力求準確地寫下來。新世代的社交媒體,沒有圖沒有片那有真相,除了品評會是我拍攝的相片,其他的都是在網絡找回來,知道出處的我都會註明,但始終這不是嚴謹的學術研究,若果說錯引錯還望指正和包涵。

金魚大觀園相片(網站已不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