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本幫菜的通識課


   我喜歡的用味覺去認識一個城市,加上來過這麼多趟,我一早已在上海跟粉皮之間劃上一個等號,因為北方盛產小麥,麵粉製品成為上海人的主食。我們在旅館稍事休息後,馬上到外灘附近的五芳齋,品嘗道地上海食品。店面小,名氣大,屬於中華老字號,建店於咸豐八年的百年老店,出產的糕採用玫瑰、桂花、松花、蓮花和荷花,五種清潤芬香,故名叫五芳齋。




  我們點了小籠包、炒年糕和三咸肉餛飩,很道地,也蠻多本地人光顧的。本人對飽點沒有偏愛,只感覺小籠包普通,炒年糕略咸、難咬和油膩。咸肉有點特別,因為很少這樣子配餛飩,後來留意到上海人經常把肥豬肉入饌,結合他們長相和體型,你會懂得這才叫絕配。


  行程的指導思想是一日N餐,那一頓下午茶只當是熱身,晚上逛南京東路步行街,人潮如鯽,我們很晚才在另一家百年老店沈大成食晚餐,選餐錯配,故不值一提。我們馬上轉戰永和豆漿,點了豆漿、小籠包、餛飩、蘿蔔絲酥餅,恐怖喪食把肚子填滿便算,未能評分。


  飽食、晚起、愛拍是我們的主旋律,旅館跟南京東路的地鐵站,只是十多鐘的路程,不知為何,我們弄了個多小時還未到。我生怕二合一早、午餐,要在四點過後開始,提出先為沈大成平反。一盤盤的點心才是它的強項,前一晚的晚餐不能作準,好不容易擠至窗口點一些糕點。每一個只是三、兩塊錢,但巨如拳頭,最直接的評語,就是加強版的麻糬,一件能頂一頓午餐。

  我們後來抵達徐匯區的上海老站用午餐,賣的是新派本幫菜。麗梅姐教曉我們中國有八大名菜,川、魯、蘇、浙、閩、粵、徽及湘,但上海處於蘇、浙之間,那算甚麼?上海人愛稱呼本土家常菜做本幫菜,舉一反三,那一個地方的家常菜,都會叫本幫菜,但因為只有上海人愛這麼稱呼,本幫菜變成上海菜的專有名詞。


  本幫菜的特色是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愛以紅燒、煨、糖為主,咸中帶甜、油而不膩。涼菜未能點到我愛吃的燻魚,這一道旅遊書介紹的薺菜百葉卷,菜的味道怪怪的,吃不慣。我們給這一道小巧的菜誤導,點菜的數量,只可以用過份來形容。但翻看四人的照片,發覺拍環境的相片,比餸菜的相片多很多,我只能重點解說。



  炒鱔糊不用多說明,最喜歡用它來伴飯,可惜這一頓是吃餸飽,沒有叫米飯。後面的春卷,即叫即炸,很鬆脆。我們一致讚好的醬茶鴨,看起來很油膩,但甜甜的,我們幾乎連骨頭也舔得乾乾淨淨。另一個給自己的理由,上海天氣較冷,油脂可以提供足夠熱量。


  福州路的老正興,賣的是傳統本幫菜,我力主要點的湯「腌篤鮮」。腌是指咸肉、火腿,上海話煨叫篤,鮮就是指鮮肉、鮮竹笋,再加上百葉結炖成鮮甜的湯,我一個人就喝了兩大碗。


  那一道蟹粉粉皮,我從未吃過,很香、很惹味,用來伴炒飯,又可吃兩大碗。中間的是油爆河蝦,江南地方吃的是河鮮,我們吃慣大大隻的海蝦,自然看不上眼。一頓普通晚飯,反映的是這裡的生活文化,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麵粉、豬肉、河蝦,成為本幫菜的主要食材,行萬路原來上了一課上海文化、地理、通識課。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南周莊、北周莊,不及朱家一隻角



  我這次到上海,已經是五年內的三次,旅伴皆不同,但行程極相似,此行我唯一想去的是江南水鄉。前文提過我們這一個「頽友旅行團」,時間觀念是公敵,在申城只剩下一個上午,下午四時多,我們便要乘飛機到北京了。我們最終完成一次不可能的任務,吃過酒店附送的早餐,趕及到上海體育館的旅遊集散中心。那裡有車前往蘇州周莊,車程是一個半小時,但回程巴士太晚開,我們放棄了。最後我們買了六十塊人民幣的套票,包車費和門票,還坐到七點半的頭班車,到市郊的朱家角,小鎮正是晨光初露。



   江南有十大水鄉古鎮,朱家角是唯一一個,不在浙江和江蘇省內,排名第八,綽號是「掩映在現代都市下的古鎮」。那天天氣很冷,氣溫大約是攝氏零度,民眾的保暖措施完全沒有鬆懈。朱家角處於江蘇、浙江和上海的交界,水運方便,早在三國時代就有村落市集,明萬曆年間成鎮。走上戚家橋拍到的另一個世界,依水勢而建的民居,白牆、黑瓦,優雅別緻就是江南水鄉的建築特色。



  我們在戚家橋的另一邊,用六十元人民幣租一隻小艇,飽覽水鄉風光,很有特色。我們的船夫,昂藏六呎,穿著皮外套撐船,很酷的。小艇沿水道北行,期間遇到一班可愛小朋友,跟我們打招呼,興奮的程度像遇到外星人,我們蜂擁在船的一邊拍照,幸好沒有翻船。



  小艇之後駛出廣闊的漕港河,初升的晨光穿透著霧氣,盡是連綿的小艇、民居的倒影。我能見識到上海威尼斯,這趟總算沒有白走,至少比澳門威尼斯人的老翻「貢多拿」,好不知幾千百倍。眼睛沒有一刻閒著,河道的另一邊,就是放生橋。它是江南最大的五孔石橋,連接朱家角和昆山井亭,長如帶、形如虹,有所謂井帶長虹。




  小艇穿越了漕港河,往課植園駛去,雙眼的視線再次返回尋常百姓家,家門口就是水,也是他們生活的泉源,一切的家務,例如清洗衣履、劏雞煮食都在這裡處理。他們生活如常,不用裝也不用演,一點也不受外來者鏡頭的干擾,大有我在艇上看別人,別人在岸上看我的感覺,到底誰是誰的風景呀?



  小艇遊覽大約花了半個小時,我們折返戚家橋下船,匆匆看過城隍廟、王昶紀念館和朱家角郵局,門票都包含在我們買的全票內,原來門票也可以散買,這樣比較省,喜歡的才買票進去。朱家角郵局很值得走一走,仿西式磚木結構的兩層建築物,只有一百平方米大。樓梯的牆璧展示著,自殷商起至清末民初的郵政發展簡史。朱家角這家大清郵政局,建於1903年,門上刻有「朱家角郵局」字樣。

  1911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上海大清郵政的時代亦結束,朱家角郵局變成民居。近年居民修建舊房時,才發現這裡是大清郵局的原址,重新修繕和發展成景點,這亦是華東地區,保存得最完整的大清郵局。這趟水鄉遊,看到的小艇、民居、小橋、流水、廟宇、郵局等等,都是平凡的東西。是生活令小鎮變得不平凡、也給它貫注了生命力,抓拍的相片感覺特別強烈。

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

接連上精選


  一月六日這天是周日,工作很忙,我直至凌晨才有時間開部落格,哇!一連串的回應,想必又有相片,做了奇摩部落格首頁的精選。刷新了好幾次,我都找不到是那一張相片,原來今次更進一步,是上了精選文章。這次我懂得反應了,即時用print screen的功能,把珍貴的一刻留著。


   《外灘夜景近中遠》是部落格第二新的文章,在十二月廿七日發表的,這個系列的內容,關於我跟朋友到上海、杭州和北京遊玩,單是外灘夜景相片拍了很多,順道在部落格曬一下。之前曾經看過,到底精選文章和相片怎樣選出來,奇摩說有專責編輯,每日瀏覽多個部落格後挑選的,但沒有說明準則如何?



   我猜測編輯選中這一篇文章,跟夜景相片有很大的關係,師傅教落,夜景相最討好,亦容易吸引別人的目光。上海也好、香港也好,銷量最好的明信片都是夜景,網友亦對外灘的夜景,讚不絕口。東方明珠塔旁邊的那一座是中國海關大樓,另一張相片則是外灘歷史建築的北面起點,蘇州河出口。此行有朋友初到上海,我們早立壞心腸,安排一近一遠的行程,讓她們看真一點,盡力抹黑這個布景板。當然文章既成,作者已死,無法控制讀文者怎樣理解。



  零七年十二月五日,我首次有兩張相片上精選時,相片普通不得了,一張是士多啤梨(草莓)特寫照,另一張是一座建築物,但因為相機的白平衡太爛,相片出現偏色。我百思不得其解,總覺得部落格裡面,至少有一百張相片比它們好。原來有些事情,不在你我掌控之內,既來之則安之,強求也沒有用。反正盤古初開的時候,我只想在這個空間,分享鏡頭看到的影像和讓口水洩洪而已。現在一下子,收視飛升,自己也有一點安慰。

  我的部落格在零六年五月設立,至今快一年半了,就在新年伊始的兩個月內,上了兩次精選,今日凌晨的瀏覽人次,準備衝過萬了,當初因為太少人收看,不敢讓人看統計數字,趁今次也秀一下。

  大喜過後,又是筆耕的時候!!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閱讀城市的味道


  旅遊可以有很多種主題,其中一種叫「頽」,不用大清早爬起來,追趕跑跳碰,為了證實旅遊書和地圖所載的,都是準確無誤。奔波後的我們,隔天差不多早上十一時才離開酒店,選擇走路到南京東路,坐地鐵到徐家匯。路程本來不遠,但「頽友旅行團」紀律鬆散、邊行邊拍,故以龜速前進。

  此行的目的地是徐匯區,若以人民廣場為中心,徐匯區在它的西南面,大概五至六個地鐵站的距離。這裡是上海的主要商圈,百貨公司林立,零三年尾初次來的時候,真是嚇一跳,建築活像日本新宿、南韓首爾等先進國家的商圈,不過我們這次選擇的是人民景觀--徐家匯天主教堂。

  19世紀初的上海,早已經是西方文化登陸的橋頭堡,包括外國傳教士。徐匯區有明代禮部尚書徐啟光的家族墓地,他亦是一位天主教徒。徐家匯天主教堂,正式名字叫聖依納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是中世紀哥德式的建築,當時是天主教江南傳教區的總部,那天到達時沒有開門,只有隔著大閘拍照。


  除了教堂之外,徐匯區亦有不少修道院,其中一間是我們都很想去的地方。它就在教堂的對面,叫上海老站,現在是一家賣本幫菜的餐廳,前身是法國傳教士的修道院。潮流興保育舊建築,說易行難,看過報道介紹這家示範單位,吸引我到此一遊。



  旅遊介紹說得不錯,推進大門,就像進入隨意門,把你帶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長長的走廊,保留了當日的裝潢,包括地板是有花紋的階磚,兩邊的房間都是包廂。另外牆上掛了的老照片,如天花的吊燈,全都是老上海古董,其他的像洋燭台、風扇、留聲機等等,都成了最好的道具,不會徒具軀殼。



  我們獲安排坐在陽台通道改建的地方用餐,加裝了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小花園。小花園放了三節火車車廂,我想跟店名上海老站有關吧。當時連我們只有三桌客人,為甚麼呢?緣於香港人三餐不對時,拖拖拉拉抵達時已經差不多下午兩時了,人家中午十二點已經是午餐時候。單吃這一頓已經花了個多小時,之後到處拍照,服務員很不耐煩,因為我們阻遲了她們午休。飯後我們跑到二樓拍照,房間全是獨立的包廂,維持古典豪華的風格。




  這樣還不夠,這裡還有兩卡,分別是慈禧太后和宋慶齡使用的車卡。慈禧太后那一列車卡,1899年在德國漢諾威車廠製造,給慈禧太后使用的宮廷用車,車廂還加上聖誕裝飾;另一列則是1919年在俄國製造,三十年後供宋慶齡外出專用的公務車,這裡同樣改為包廂。要閱讀上海,不能離開一個「老」,在上海幫眼中,懂得欣賞「老上海」的那一份味道才夠道地,才是識貨之人。

  這裡是市級文物保護建築,改為上海老站餐廳,新老、中西結合是其中一種保育舊建築的方式,對於一個有歷史的城市,是不錯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像西湖邊,現在也有很多這一類特色餐廳,有批評認為這類舊酒新瓶,反而把建築本身的歷史故事抹去。回說我們這個香港,繼續拆吧!千萬不要東施效顰,一座西港城,說明那些臨急抱歷史、無記憶的港官,既不懂也不配講保育。別人得是一件事,你搞的話,只會像當年申辦亞運,變成一蛋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