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外灘夜景近中遠


  我這一趟出遊買了三張單程機票,分別是深圳至上海、上海至北京和北京至深圳。探望駐京的師妹是藉口,我們到處吃喝玩樂為實,先遊江南,尾站才會師京城。抵達上海之後,我首次乘坐磁浮列車,持當日機票者,車票可獲八折,即四十元人民幣。列車車速近四百公里,由浦東國際場,至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不到十分鐘,全程只是三十三公里。這個地鐵站仍在浦東範圍,跟我在外灘預訂了的酒店,還有好一段距離。


  官員好大喜功蓋了這條鐵路,效益一直為外界詬病,研發磁浮列車的德國和日本,在本國都沒有發展成商業鐵路,上海當年決定投資一百億興建,沒錯贏盡了讚嘆聲。零六年四月,磁浮列車正式投入營運後,乘客量依然偏低。磁浮項目原本計劃的規模更大,是把浙江省會杭州和直轄市上海連接,沿途還停靠世博園站、上海南火車站,但一直沒有動工,目前計劃變成爛尾的所謂政績工程。

  抵達市區後下著細雨,氣溫比香港低差不多十度,感覺很難受。抵達預訂的酒店,在延安東路和中山一路交界,坐計程車的時候,千萬不要說甚麼路幾多號,沒有司機會知道在那裡。酒店在外灘舊建物的第二排,房間更升級至觀景房,從房間的窗戶拍攝,能看到東方明珠塔,對面的就是中山東一路17號--美國友邦保險的上海分公司。



  上海外灘的夜景是必然的行程,用影TC2的方法,遠中近各一,剪接時包保有足夠的畫面。我們在酒店稍事休息後馬上出行,天已黑、燈未開的外灘一瞥,襯上雨絲,就像霧下的倫敦。回想上世紀初的大上海,走在摩登最前線,中山東一路上的洋化建築都是那時興建的。



  我們輕食一頓後,外灘的華燈已上,退一步果然是海闊天空,在延安東路的行人天橋拍攝的夜景,相信亦是其中一個高位,拍攝到外灘明信片的地方。之後沿著黃埔江的海濱長廊慢步,把鏡頭拉闊一點欣賞外灘建築群。一八四四年,那時香港才剛剛開埠,外灘一帶劃為英國租界,沿岸開設了不少外資洋行,後來陸續有銀行、報社、領事館等進駐,蓋起各式各樣的建築,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那時的上海拋離香港至少五十年光景。現在大家到上海旅遊時都會驚訝上海的發展,但回頭想很令人心酸,是甚麼把十里洋場的上海,放進歷史冰櫃,讓我們後發而先至?現時外灘建築物的使用者,多是銀行、保險公司,部分有外國名牌店、酒吧食肆進駐。


  申城翌日依舊天陰,但沒有下雨,我們走到東方明珠塔,拍攝更高更廣的外灘夜景。這個給我謔稱為「一串魚旦」的建築,可用作電視廣播的,觀光也是功能之一,當然另一個無聊用途是「天比高」,換來一個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名號。


  東方明珠塔所處的浦東陸家嘴,近鏡是國家級的金融開發區,亦是新上海的示範單位。自九零年開發以來,這裡辦過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當時的上海幫幫主、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首度會面。浦東下一個示範單位,是二零一零年世界博覽會。


  那天晚上視野欠佳,我們只到中間的那一顆球看夜景,總覺得在這裡才看清楚。上海外灘的夜景令很多人著迷,紙醉金迷的背後,只是一幅空洞的布景板,目眩的金光,是市政府用射燈從外圍打上去的,每晚定時開關。再看看外灘後面的板塊都是黑漆漆的,跟香港發自建築物內心的萬家燈火,上海的夜景像是堆砌出來的海市蜃樓。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海的城市面貌正正反映阿拉愛面子,就算是窮都要打腫臉充胖子的性格。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三個城市三種感覺


   我的部落格,有兩張相片上了精選,點擊率一日之內衝天飛,回應雪飛至。熱鬧過後,這裡又回復以往的恬靜。水盡鵝飛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又出遊了。我們去的其中一個景點,上海市郊的朱家角,所謂南周莊,北周莊,不及朱家一隻角,媲美中國第一水鄉的周莊。


   這趟旅程的目的地對我並不新鮮,上海、杭州和北京,都是我的第三趟了。有朋友問:都去過這麼多次,為甚麼還要去?貪玩是其一,今次出遊緣於一個藉口--探朋友。幾位好友坐言起行,早在兩月前籌備,又成立議會,又有總幹事和執行總幹事光臨指導,旅程順利展開。而在新隊友的腦震盪下,舊地也可出新體會,例如杭州西湖的黃昏景色。中學時早已讀過,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豔抹總相宜,我曾三次到西湖,不同時節、早晚和陰晴,給你的感覺也不一樣。


   祖國雖則國運昌隆,唯本人向來沒有信心,絕不敢單獨成行。又自知飛行紀錄豐厚,朋友的配額早已透支,難得有伴,舊地重遊又何妨呢?我之前也到過京城兩次,一次是交流團,另一次則是出差,沒有怎麼出去玩。我的京城印象,原來已是差不多十年前,今時今日的北京,已換上新裝,名叫we are ready。


  旅遊玩樂和魚樂無窮都是部落格的兩大主題,身處京城,不去探索宮庭金魚的發祥地,和探訪名氣魚市,怎麼對得著金魚界旅遊大使之名(自封的)。官園魚市的隨意拍,雖是錦鯉店,但拍得蠻有氣勢。金魚界的朋友別錯過,好戲在後頭,特此預告。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亂逛樂趣多


  一處地方的旅遊賣點,不外乎景色、吃喝、購物等項目,看看那一項能吸引你的注意。我是一個普通遊客,逛街是其中一項必備的行程。不一定要買東西,眼睛也會想旅行,尤其身處異地,Window Shopping的滿意感也可以很大的。

  前文提過,我吃了一碗昂貴的粥,事發地點就在現代百貨的美食廣場。現代集團是南韓一家大型企業,我們最熟悉的是汽車、電器等等。在首爾,有N家現代百貨,我去的這家在首爾南面的江南區,相隔了一個漢江,在地鐵綠色一號線的三成站附近。



  我在現代百貨只是找廁所,目標是COEX,外型很夠酷的的購物中心,抱歉拍出來是偏色,因為沒有「照肺」(Check White)。我跑到那麼遠,原想看看那個大型室內水族館AQUARIUM,到達之後才發現,入場費要港幣百多元,相信它跟海洋公園的海洋館差不多,都是以海水魚為主,而沒有金魚,所以覺得不值就沒有進場。隨便逛過一些店,最大的收獲反而是一群學生,真的很可愛還會扮鬼臉。


  離開的時候,看到小孩在堆雪玩耍,又給她們拍了一些照片。不過她們不是很友善,或許以為我是怪叔叔,給臉色我看,然後迅即消失。我抵達首爾的第一天,已經很冷,大概是零下十度,但一直沒有下雪。玩了差不多一個星期,這個早上醒來就發現下雪了,感覺很是興奮。


  我住的旅館,附近就是仁寺洞,除了找食之外。原來這裡亦很值得觀光客逛逛的,這裡賣很多古董、工藝品、文化產品,我的手信就在這裡買的,包括小豬瓷器擺設,另外我也買了幾個茶隔。其他諸如毛筆、瓷器、書畫則不太懂,相信朋友亦應該沒有興趣,我看過便算了。



  仁寺洞這一座建築物,吸引了我的目光和腳步,後來知道這裡叫Ssamziegil。建築物以井型的空心設計,有不同主題的裝置藝術展覽,天台還有露天茶座、韓食cafe,地庫則是展覽場及豆腐料理專門店,構成複合式創意文化空間。(P.S. 兩張圖片下載自蘋果日報旅遊網,版權屬對方擁有)



  幸福不是必然的,原來零一年,南韓時裝企業Ssamzie買下這塊地,打算興建一座六層高的摩登商場,以往在這裡的傳統商戶,都面臨迫遷的命運。很多的市民團體展開拯救行動,而Ssamzie社長本身熱愛藝術,亦看準文化創意產業,零四年十二月,這棟以磚及樹等自然材料興建而成的建築物落成,成為仁寺洞的新地標。

  Ssamziegil的「gil」在韓文是「街」的意思,我猜這亦跟普通話的「街」很相近,南韓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四十歲以上的南韓人,讀書時都學過漢字,像書法、茶、建築等,也可以看出兩者的關係有多密切。起初我是貪這裡有一個高位,可以拍到仁寺洞街景,找回蘋果日報的一些報道,才知道這裡大有來頭。


  逛得累,看到這家點心店很多人光顧,我就買了一個熱騰騰的甜點,類似豆沙米糕之類,若果可以配茶,應該更讚。南韓飲食篇基本上已經完結,我後來發現寫漏了這一道小食,剛好插入仁寺洞這裡用,真的錯有錯著。



  說要逛街,怎可以不提明洞呢?幾乎每個去過南韓旅遊的人,都一定會踏足過的地方。人氣依舊很旺,大街兩邊的商店之外,總有些小販攤檔,賣些飾物、廉價衣服、頸巾之類的,很多情侶來這裡約會。我在這裡的Asics專門店買了一雙手球鞋回去,但到現在還未落地,家裡用來打球的運動鞋,應該可以穿好幾年。現在較懶惰,少練球,亦減慢球鞋的損耗速度,相信那雙鞋子又會變成古著。



  同一天在明洞,我遇上一個劇團宣傳,他們化上濃粧和穿上古裝,也吸引很多途人觀看。他們擺好姿勢和表情,給我這種觀光客拍照,亦很樂意跟我合照。


  我的整個行程,到過明洞很多次,一來跟旅館很接近,走也可以走得到。二來食的、著的甚麼都有,足夠行幾天。有一個晚上,我在外面吹得冷,走到樂天青春廣場躲一躲,順便逛一下衣服店,買了件針織衫和兩件長袖T恤。回來之後才發現,那家店叫UNIQLO,在我到首爾旅遊前三個月才登陸香港,開第一家店。

  有朋友說,看過我的部落格便很想旅行,我亦何嘗不是呢?自助旅遊到處也是精彩,只要你有勇氣亂闖,用心便能感受這份樂趣。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尋找本港隱世魚場


  近日在水族田園,看到一些魚友組織參觀魚場,就像我當年瘋狂迷上蘭壽一樣。每個星期總有兩三天混在金魚店,逛得悶了,就跟魚友四出尋找隱世魚場。所謂隱世不會很遠,就在新界的郊區,只是我們在石屎森林長大和生活,少見多怪而已。

   金魚街有一家專賣錦鯉的魚店,同時兼賣金魚的,魚店很有規模的,在新界有魚場,在大陸也有分店。那時糊裡糊塗跑到它位於上水的魚場,一問才知道,他們只有養錦鯉,金魚是從別的門路進的。人已出門豈可以空手而回呢?二號計劃路就是另一家魚場,比上水再入一點,差不多接近落馬洲邊境,因為以前坐車曾經見過招牌,也有別的魚友去過。


  這一家養殖場叫發記錦鯉金魚場,我倆冒昧跑進去,在沒有人查問下,我們四處看魚。在大池裡的都是錦鯉,只有在建築物那邊,有如浴缸大的小池才有金魚。那天我倆遇上一團本地遊客來參觀,全部都是香港遊,老板梅文輝落力向他們講解一些養殖小知識。說起來也算很風趣,替各種金魚起綽號,例如這條五花蘭壽就叫一零一斑點狗。


  部分人聽完介紹後,都會買一些魚回去,很多都是小孩要求的,還有小缸、魚網等器材出售,但我覺得這樣即興買回去,小魚兒能養得活嗎?



   我們早就聽說過,香港金魚養殖早已式微,主要是人力、土地成本太貴,我猜是這個原因,魚場老板才會兼營休閑觀光業。後來還在報紙看到,老板抗議當局要收地興建西鐵,令魚場的養殖範圍進一步縮小。在香港,發展從來都是這麼霸道,沒有一刻平衡過,金魚殖養這些細微細眼的行業,怎能得到長官們的重視?只有行政長官曾蔭權那一池錦鯉例外。這幾條蘭壽,是我挑出來,但想了半句鐘,決定沒有帶回家,哈哈!


  香港關於金魚養殖行業的敘述也很少,只知道八十年代的金魚場,集中在上水牛潭尾、十字路口一帶。不少農戶清晨把金魚、觀賞魚,由上水火車站運到旺角舊火車站聯運道一帶,以小販形式擺賣,就是所謂天光墟,我相信花墟的來歷,也跟這個差不多,連同當年在康樂街的「雀仔街」,旺角不恰恰是一個花鳥魚市場?

  爾冬陞的《新不了情》,袁詠儀和劉青雲,天未亮拿著電筒看金魚,像這位伯伯仔細的看,天光墟至今仍在運作,只要你可以早起的話。旺角火車站曾經改建過,天光墟的位置亦搬動過幾次。有說部分小販,租下通菜街的商舖,慢慢發展成現時的「金魚街」。幾年前,我也到過天光墟一次,位置就在花墟道,通往旺角球場一段小徑,那裡主要是一些個體戶,甚至把自己在家繁殖多出來的觀賞魚出售。

  走到盡頭,轉出界限街的行人路,就是天光墟,一大袋獅頭、壽星,十多廿條只是四、五十元,屋村、街市的水族店都會來這裡批一些貨回去賣。當然亦有一條一條的出售,我也買過,還可以跟他講價呢!魚全放在塑膠袋的,很難知道牠的游姿怎樣,我以後都沒有再光顧,當然起不了床亦是原因。這裡亦有一些乾貨,如魚糧、氣泵出售,售價會比較金魚街的店舖較便宜,另外亦有紅蟲、豐年蝦等出售。天光墟到早上七、八時就會關閉,我那次還看到交通警員來驅趕。天光墟這裡記載了很多上一代香港人,打併未來的故事,最佳的人文風景原來就在你和我身邊。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看圖作文


  友人看過部落格的文章,讚美我文筆不錯,自知受之有愧,但心底還是高興的,至少是一種推動力,讓我繼續寫下去。老鼠跌落天秤地說,榮耀應該歸功於圖片,新世代的人都是看影像長大的,長篇累牘肯定是趕客的,嚴格來說,我寫的只算短篇吧。看看水果日報的頭條新聞,長度不會超過一千二百字,可想而知,今時今日的新人類,確實有點文字消化不良。

  部落格文章的前題是展示相片,文字註定只能要跟著跳探戈,這也是自己一直從事的工作,舞伴變成片段和旁白。我想每一個人在小學的時候,也曾經做過如看圖說故事的作文功課,很奇妙今天我會以此技倆過活,且樂在其中。每次我構思新篇章,會先看有甚麼圖片,借助一些話題切入,重新包裝那些早已過期的照片,就是我的壓箱老本。這篇文章還是圍繞在食的話題,我覺得老遠跑到外國就是要吃道地的,不用特別要去找的,隨便路過,看到很多本地人光顧的,就是你要找的店。那天跑到大學路,這一家就是前文敘述的店,天寒地凍就進去試試看。



  店裡面都是圓桌,桌上有平底鍋子和煙囪,是一種自助式的料理。餐前小吃當然又是泡菜、蘿蔔片和煎蛋。服務生端來一盤雞肉和疏菜,邊炒邊吃就是,不夠飽可加即食麵,一人份量是韓幣六千元(約是五十塊港元)。事後再找資料,原來這一道叫春川辣炒雞肉,簡單說又是辣醬料理。是江原道春川的代表料理,有看過韓劇《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的人,肯定都會知道江原道是甚麼地方,它是首爾東面的一個道,春川的南怡島,更一劇成名變成韓流熱爆的旅遊熱點。我覺得這一道菜很好吃,一大班朋友可以一邊吃邊聊天,菜也不會涼掉,在韓劇中也常出現的。



   接著要講的是路邊攤,走在街上幾乎隨處可以看到,對象多是行色行匆匆的上班族。辣醬炒年糕、關東煮是必有的,在韓劇裡不時都會看到三、兩名大男人,圍起來拿著一串串來吃,還有免費任添的熱湯,也算是道地的東西。我在早上趕車的時候,曾經買過三文治吃,可惜吃了之後不舒服。



  我後來在商場找廁所,拉完肚子便沒有事,之後又覺得餓了。想起《大長今》,病人初癒應該吃鮑魚粥,鮑魚可以恢復體力,粥較易吸收。在商場的美食廣場,剛好找到這家叫「多和」的粥店,我二話不說點了一碗來吃。粥店叫好像蠻受歡迎的,因為搭桌的女士,都是吃粥的。鮑魚是切絲的,粥底很糊,味道算不錯的。唯一感到後悔的是太貴,那一碗粥盛惠韓幣一萬元,付錢時自己沒有注意,折合港幣是八十元,比香港的粥貴很多。


  除此以外,在南韓吃到兩樣小吃,一樣是在明洞街頭買的魷魚片,即叫即烤,在香港也有看過,老遠已經聞到香味的。另外一樣是草霉,又大顆又甜,在商店看到便買來吃。我在國外旅行時候都有一個習慣,是不吃中菜,因為肯定不會好吃,跑到這麼遠何苦呢?我也最討厭人家比較說,還是中菜好吃一點,香蕉和橙怎麼能比?飲食習慣跟人家習俗、氣候、地理有很大的關係,看世界不單只用眼睛,也可以用味覺體會的,南韓食物篇章亦到此為止了。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南韓必吃料理?


  這一晚下班,我跟兩位鄰居的同事,乘坐七折計程車返家,期間又聊到旅行,重點是每一處地方,有甚麼是必吃的?在南韓有一道菜,一直想吃,但之前兩次都沒有嘗到,這一次不能輕易放過,它就是生的八爪魚。

  早在吃烤肉的時候,我便留意到旅館附近的仁寺洞,有一間專吃八爪魚的食店。我為甚麼會知道?沿用舊法看圖識字,門外的相片,全是八爪魚做的菜,我想不會搞錯的。我還記得最後一天在南韓,一直下著雪,走進店便點菜了,八爪魚刺生和冷麵,可惜冷麵只在夏天供應,唯有單吃八爪魚。



  不知為甚麼,店東最先跟我講日文,講不通便從廚房推一位東北來的阿姨來,她說我一個人,要點雙人的份量,我已經是第二次遇到這個問題,但我怎麼可能吃得下兩隻八爪魚?而且價錢不便宜,一隻就要韓幣一萬五千,差不多一百廿塊港元了。最後她們妥協了,讓我點一隻,馬上在魚缸抓出來,不到三分鐘便上菜了。八爪魚雖然被解體了,但觸鬚仍在動,點些醬油或辣醬便塞入口,很特別的感覺,因為舌頭都讓吸盤吸著,口味就跟生魚片一樣,貪得意試一試而已。


  我喜歡自助旅遊,因為經常都有意料以外的事發生,你要很獨立的處理好,當你身在一個講不通、看不懂的城市,確實是一大考驗。我想所謂發現之旅(DISCOVERY),不單是發現異地的奇趣,也讓你重新發現自己,到底怎樣面對逆境。那天本來要去浪漫滿屋的拍攝場地,一位熱心的少女送我坐上一輛巴士,誰知坐錯車去了仁川。唯有將錯就錯,在附近遊覽一下,仁川就是機場所在的城市,也是一個臨海的港口,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漁人碼頭。



  走入碼頭,我感覺它只是一個街市,四處都是我聽不懂的叫賣聲,這裡亦跟台灣的觀光漁市很相似。當地人也會來這裡買海鮮,這麼道地的人文生活,最容易吸引觀光客,也是最簡單的道理。若果我們負責發展的官員懂的話,灣仔街市、嘉咸街等項目,就不會懸而未決,又或者引繩一快,一隻手指摧毀掉。最要命的是三五七年之後,那些官員煞有介事拿出一個所謂顧問方案,提議興建一座之前拆掉的東西,香港仔觀光漁市便是經典的例子,我們還不至於這善忘或容易受騙。


  檔主知我是遊客,不停向我推介生魚片,但根本聽不懂,又不知是甚麼魚。我兜了幾個圈,遲遲未決定是否買來吃,因為返回旅館的路,也要一兩個小時,怕生魚片會壞,雖然天氣仍很冷。其中一檔檔主,一眼看出我是中國人,又馬上從店後,找出大陸來的女工向我推銷。每一檔都有這些阿姨女工,部分又是從東北跑來打工的中國人,這是第三次到韓國時,印象最深的,因為遇到太多了。



  我最後買了一盤韓幣一萬元,約八十塊港元的生魚片。東北阿姨教我在市場外圍的攤檔吃,韓幣三千(約廿四港元),就有醬料和生菜,另外也可以喝她的熱湯。我猜其中一排生魚片,是鱆紅魚,另一排應該是一種類似蝶魚。若有韓流通的話,可否指點一下,那些到底是甚麼魚?


  南韓料理連吃生魚片也是點專用的辣椒醬,夾在生菜中,墊在底的不是蘿蔔絲,而是一些不知明QQ的條狀物體,一口又一口,我最後把整盤一掃光。


  我對南韓料理的結論是辣椒醬混飯,分別只是煮的時候,還是煮完以後沾。再舉一個例子,某一天隨便跑進仁寺洞吃午餐,點了一客八爪魚定食,韓幣四千五百元(約四十港元)。那一道菜又是用辣椒醬煮過,或許住久了,自己都沒有抗拒,由泡菜、湯、飯和餸全吃光。近來夜更無絕期,我寫到這裡也開始肚餓了,要煮宵夜吃了。我想仍有三、四篇,就會結束韓國的系列,有追的你可能一早已經覺得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