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同城天涯不同命



  青島獨有的味道,三天都索不完,三篇也結不了。前文常說的老城區,就是德國在一個世紀以前,佔領青島期間建立的城區,現在官方把它劃入市南區,它所在的半島南面是向海的。我選擇住在海灘古堡酒店是明智的,之前大部分的遊歷,幾乎都在腳程範圍。今篇餘韻未了的西洋味,來自酒店的東面,要坐公車過去的八大關。這一區的幾條主要道路,用中國八大關隘命名,包括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和居庸關路。八大關亦只是泛稱,還有其他路名,數目亦已增至十條。資料說這裡的特點,是公園與庭院融合在一起,每一條路,分別種了碧桃、紫薇、五角楓、雪松、海棠,由春天到秋天有不同的花期,當然我去得不是時候,甚麼花也沒有。



  八大關有所謂九大謬誤,其中一樣是沒有德國味,這裡大部分的規劃、建築都在廿、三十年代,那時屬國民政府時期。不過西洋味還是特重的,它匯聚了迴異的建築風格,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很多電影、電視劇都在這裡取景,但前文說過,《戀之風景》是例外的,除了嶗山,沒有需要再為其他地方加持。電影以外跟香港的關係,還是有的,葉倩文和林子祥合唱的《選擇》,MV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這裡的地標是黃海路十八號的花石樓,又是用了大量青島特產花崗岩興建的。建築物的外貌,融合了希臘、羅馬哥德式建築特色,呈現的是歐洲古堡風格。由於是臨海而建的,塔頂可以飽覽第二海水浴場。花石樓是收門票的,但我抵達的時候已經關了。這棟建築物的歷史說法不一,一塊花岩崗石碑上寫著,花石樓1903年由德國人興建,但另一塊較後期製作的不鏽鋼標誌牌,說白俄羅斯貴族在1930年興建。不管結論是如何,現在是共產,即所謂人民共同擁有的。


  剛才說過,花石樓面向的是第二海水浴場,即是香港常叫的沙灘。資料說,德國佔領青島之初,總督常騎馬到此狩獵和下海游泳,之後才把這裡辟為海水浴場。現在浴場東面設置了疑似更衣室、沖身等設置,跟環境是合拍還是衝突,留給大家評價好了。


  在三、四十年代,八大關又可以說是當時的使館區,多個歐洲國家都有使領館,或者是外交人員的官邸、別墅在這裡,蘊釀出聯合國的味道。每一間大宅、別墅,都有它的一樓一故事,建築物有故事、主人也有逸事,包括居庸關路十號的公主樓。1929年,丹麥王子坐郵輪到這裡遊覽,給這裡的風光吸引,於是委托首位丹麥領事買地建屋,參考安圖生童話的古典式建築,打算送給丹麥公主做禮物。公主樓建好了,但主人一直沒有來過,現在只有體弱的本土公主和王子,因為已改了腎病療養院。


  青島市政府一直知道八大關是寶,它把這裡規劃成觀景旅遊和休養度假的區域,而沒有改成街市式的商貿、娛樂區,也算是大恩大德。經過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後,有來歷的建築,屋外面至少都有一塊牌匾,簡單介紹原來的歷史和沿革。部分給公家單位佔用的,像公主樓那樣,要改成旅遊點則有很大的難度。另外有一些看起來像私人擁有的業權,反而有條件改成高級餐廳,至少跟周遭很配合。


  那麼青島有沒有現代化的一面?答案是肯定的,一切就由八大關開始的。我沿正陽關路一直往大路走,就會抵達我最初下車的地方,這條路叫香港西路。十字路口有一個更亭,香港人一向就是這麼白目,大庭廣眾有甚麼東西不能拍?正在站崗的,相信是一名武警,他跟我相距大約五十米,馬上喝止我。但來不及了,我在驚惶失措下,還是拍了這一張,相片有修改過水平。在大陸,有些事還是不要鬥氣,當時我真的有擔心過,他會否拔槍?始終是第一次,獨個兒行走江湖,又明知道大陸,從來是兇險而沒有命賠的地方。撰文的時候,我有搜索過網絡的、或一般的地圖,都找不出這個人守衛的是甚麼地方,其中一個線索,那裡應該是青島武警支隊的營地。





  公車在微雨下朝東面一直開,走了差不多十五分鐘,就像走進入空間隧道,沿途看到的景物,跟之前在老城區看到的差太遠了,這裡相信是青島的現在進行式。在公車站等車的路人,我還未察覺甚麼異樣,但重點還是要留意建築物。天色有點暗,公車駛至香港中路,你就會明白為甚麼跟香港有關。陽光百貨門口廣場放著的是聖誕節裝飾,還有左邊的燈箱廣告,賣的是名牌GUCCI,是陸客來香港最愛血拼的品牌,貪圖不用打稅,還有人民幣升值,購買力變相增強,這是後話。這段路另一個名字是綜合商業街、金融街,故此才有青島國際金融中心。這裡仍屬於市南區,但這一塊的定位,是青島時尚閩江街區,市政府大樓、北京奧運協辦項目帆船中心也在這裡。香港唯一拿過的奧運金牌,就是來自滑浪風帆,這裡也可以講是青島的中心商業區(CBD),即等如香港的中環。




  另一個題外話,這裡用了閩語系地方做街名,包括這間在泉州路的酒樓,因為再沿香港中路走下去,還有一條台灣路。我下車的原因是這裡有書城,另一方面它很像香港的尖沙咀、旺角,或是台北的東區,是當地時尚界別,潮男潮女活躍的地區。這裡除了香港味,還有泡菜味,正好配合我晚餐想試點別的想法。店裡客人不多,我聽到的都是韓文,註定是有口福的。我點了烤五花豬肉和炸醬麵,豬肉是廚房事先烤好的,沒有很大的驚喜,但還是似模似樣,有泡菜和生菜包起來吃。有常追看韓劇的,一定看過這種炸醬麵,吃完滿嘴都是黑黑的。美食家蔡瀾說過,這種用黑色麵醬、洋蔥和肉碎混出來的,是山東道地的做法,傳到南韓以後大受歡迎。天氣雖冷,喝的是嶗山牌啤酒,仍走不出青島啤酒的勢力範圍。在大陸點啤酒,你一定要問冰的嗎?因為他們會喝常溫的,也確定我們從來是有分別的。





  山東跟南韓的關係也體現在天幕城,是不是有點熟,好像屯門某個商場?這個在市北區,啤酒街附近的特色室內步行商業街,是零七年才打造的。總長約460米的天幕,還有廿多座青島特色的老建築,包括這座花石樓仿造建築,都有簡單的介紹牌匾,上面寫的外文,就是日文跟韓文。



  青島跟香港很相似,做過殖民地或者租界,時間都是上百年,但是兩個城市現在的光景,落差還是很大。德國留下的建築,是青島取之不竭的旅遊資源,但日耳曼民族做事嚴謹、精確、有效率的態度,差不多先生一點也學不到。香港的西洋舊建築拆得七七八八,似乎沒有可恃,任何一個大陸城市都在追趕,新的在蓋、舊的在保留。論硬件,隨便找一個區都比香港優勝,像青島火車站,九一年改建原站址南的這座建築物,是依原來的德國文藝復興風格興建的,鐘樓增高了三米,跟新建的候車大樓比例匹配。另外零八年後,這裡成為膠濟鐵路動車組的始發站,南北候車大樓之間的風雨棚,跨度是全國最大的,新火車站在奧運期間正式投入使用,創下四個中國之最,聲稱是國內最牛的火車站。我由青島至濟南、濟南再去南京、南京來回蘇州、南京至杭州都是坐動車,亦一直推崇它。以外國的標準,動車的時速超過二百公里,算是高速鐵路了,祖國現在有的是財富,鐵路技術都能從外國人手上買到,改頭換面之後,就叫自主研發。但大陸最缺的是駕御技術,指的不單是開車,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單軌前進,制度、法治一直沒有同步跟上來。溫州動車相撞、後續的處理手法,揭示了一條腿走路,終有一天會闖禍,可憐的是,代價卻由平民百姓承受。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懂的就是寶、不懂的就是草

  地理位置決定了一個城市的命運,青島跟香港一樣,屬於中國沿海的港口城市,接觸西方文化,可以講是佔了先機。這種文化交往,不管是願意還是被迫、主動還是被動,發生了就得留點痕跡,就是前文說的那股摔不掉的味道。教堂就是當中的典型產物,就算外國人一度撤走了,但建築物、宗教卻留了下來,這張照片跟前文那一張夜景相,站在差不多位置拍的。




  那一天,浙江路天主教堂依然沒有開放,但風景卻不一樣,因為多了很多新人,在外圍拍攝婚紗照。資料說,中國早在一百廿年前就有人拍結婚照,當然那些都是在影樓拍的,穿的也是中式夾襖。至於新郎新娘穿婚紗、西式禮服的照片,要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才出現,源自少數由海外歸來的留學生,在教堂舉行婚禮時拍攝的相片。而這種時髦的結婚照,在三十年代就成為名媛貴族追逐的玩意。新中國成立之後廿年,結婚照就由華麗回歸到簡單樸素,就像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山楂樹之戀》裡面一樣,新人穿著農裝或軍裝,在影樓拍攝「老三篇」,就是一套三張包括全身、半身、半身特寫的結婚照。上海老師傅王開說,黑白照片臉部都有一些投影造成明暗對比,主角便有立體感,灰度則能細膩地呈現細節。跟九十年代,台灣、香港等婚紗影樓多用平光,即世界光,打至全景通通透透。學校的方丈說,人像照的測光,通常大半級或一級,主角就算擁有月球表面的皮膚,都能變成滑不溜手。現實是這種形式的結婚照片,開拓了大陸市場,彩色相片、影樓造型、外景婚紗照,更加成為業界的主流。



  現在我們去喝喜宴都經常會問,台灣到底甚麼時候,變了港人結婚相的主要拍攝地?為甚麼一定要看成長片段?更誇張一點,甚至會把相戀經過拍成短片,我沒有拍過結婚相 片,不找資料真的不知道,台灣的婚紗產業,原來是冠絕全球的。有超過一千家婚紗店、相關的從業員有兩萬,年產值一百零八億新台幣,即約四億美元。有學者表 示,台灣婚紗業成功的地方,在於它能打破傳統,把結婚照片和婚禮分開,外國一般是在婚禮的時候,在教堂拍照的。除了結婚當天,新娘子也可以打扮得美美的, 婚紗亦不限於當天穿。既然婚紗照是預先拍的,造型、場景的變化就可以很大了,要是有錢和有閒,想要多夢幻都成。在大陸,看到人家穿洋服、白禮服,總覺得怪怪,當然還有那些生硬的姿勢。硬有兩個原因,第一當然因為他們都是素人,自然不像大明星,得靠攝影師或助理指點,才能完成難度三點九的動作。第二則是天氣真的太冷,氣溫攝氏幾度而已,新人、新娘早已包著羽毛衣,捲起身體像拍電影、等埋位。



  這不是青島的專利,過去一年,我去過的廈門、廣州等,就是曾經有外國人進駐過的幾個港口城市。每逢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些洋樓建築,都堆滿拍攝結婚照的新人和攝影師。香港的朋友,現在十個有八個都是在台灣拍的,剩下的一、兩個,也未必支持本土製作,有的去北京、九寨溝,甚至是東京都有。香港地方小,有特色的建築物,不管是中式的、西式的,能拆的都拆了,像青島老城區那樣,能保留的就保留,反差之大實在嚇壞人。從浙江路天主教堂,折返最熱鬧的中山路,隨便都遇到一些舊建築,包括這間青島婦嬰醫院。這座建築物佔地很廣,但是尋遍各大地圖網絡,也考證不到是屬於甚麼單位,或作甚麼用途。





  2010年的遊歷,我會以「睇樓團」來形容,主要都是看建築物。不是因為我很愛,剛巧都是這類景點而已,若說德國建築特色,我會用麵包來形容。我認為青島信號山山腳的這塊麵包最美,這是德國總督官邸舊址,現在叫做迎賓館。咖啡色一塊一塊的,像是麵包皮的花崗岩,屋頂、露台、牆腳大量使用這種建築材料。十九世紀末,德國佔領青島後,當時的建築師拉查魯維茨,按照柏林皇宮的圖紙,縮小十倍來興建總督官邸。當時青島造城,由首長官邸、平民百姓家、街道基建等等,都是比照德國城市來規劃的,叫小德國一點也不為過。



  德國人的優點是做事一絲不拘,工藝技術都是精準無誤的,官邸工程先後有四間本地公司承接,但因為達不到要求被淘汰。官邸裡面的護牆板、門窗等木製品,德國監工只要發現接縫插得入刀片,就會用斧頭劈爛重做,建築物現在有超過一百年歷史了,裡面的木製家具都沒有裂縫和變型,上圖一的是通往二樓的木樓梯,上圖二則是在二樓拍回大廳的情況。不過這裡的主人則換了很多遍,由最初的德國膠澳總督、日本膠澳總督辦、國民政府奉系渤海艦隊司令等等。國民政府在1934年,把這裡改名為迎賓館,用來接待貴賓的,接待過宋美齡、蔣經國。共產黨解放青島後,這裡繼續承擔接待賓客的任務,毛澤東亦曾經在這裡住超過一個月,直至九十年代初,才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由於有毛主席加持過,都算是紅色旅遊景點,門票十元人民幣算便宜。



  站在迎賓館的露台,就像倒帶回望了青島的百年滄桑,不管你對歷史有沒有興趣,裡裡外外都很值得參觀。不管德國人當初抱著的是甚麼目的,現實是這座小德國城,現在是青島的迎來四方客的生招牌。除了青島,上海更不用說,廈門、廣州等等,都是中國當年的對外通商口岸,留下的這些文化遺產,面積不是以一座座算,是整個區、整塊的保存著。人家一點都沒有介意殖民地的餘韻,還當它如珠如寶,大肆活化和再造。香港則視之為草芥,除了早抖,應該沒有別的說詞。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膠澳洗不掉、唯有味隨身



  甚麼是意識流?甚麼是後現代主義?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時空交錯,總之就是不按時序出牌。作者要不死、搶回主動權,考驗粉絲死忠程度,就是那種「有前無後,打死罷就」,但求出拳快感,不理擊中與否的時尚態度。再者我一向秉承「講明不算整蠱」的座右銘,系列首篇早說文章會跳著寫,隨心出發,亦故意跟其他系列錯開,簡單講就是亂來、沒有路捉就對了,感謝還有人願意定時關注。


  大江大海的起點是青島,逗留了五日四夜,佔了行程近四分之一。時間不及南京那麼久,但因為不用觀看球賽,純玩度高,不管以相片數量,抑或口水濃度計,還是小勝一個回合。青島佔地24,454平方公里,即是大約廿個香港、一百個大台北市的面積。不管現在怎麼規劃、打造,幾乎所有外來的人,都會把焦點放在老城區,看看照片你就會明白,吸引人的就是這股揮之不去的德國味道。



  相片在信號山公園拍的,這裡可以俯瞰市北區、市南區的景色,我沒有去過德國,但也敢誇口說,在當地也找不到這麼完整的歐式風情。德國在1898年跟當時的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膠澳是青島的舊稱,租借方擁有絕對的政治、司法、軍事等權力,會派遣總督坐陣,打理租界內大小事務。租界跟殖民地的分別,就是技術上,主權仍屬於清政府的。德國侵佔青島以後,就在這裡興建信號發布台,懸掛各類信號、氣象、風力標誌,給進港的船隻使用,因而得名信號山。旋轉觀景樓,則是在1989年續建的,我去的時候,門票13元人民幣。



  我趕著上山出了一身汗,勉強在這裡喝一罐可樂,坦白說觀景樓是給情侶約會用的,一個人的話可以不用上去,反正一直在轉,拍不到相片,也可以省幾塊。信號山西面的景色,包括有棧橋,再後面的現代化建築物,是八大峽,屬於市南區較新發展的區域。


  我住的酒店,跟信號山公園很接近,是步行之內的距離,某一晚我經過的時候,把幾個看起來像草菇一樣的建築物拍下的。公園晚上仍然開放,但路燈欠奉,夜景跟香港、台北等大城市,還差很多。


  信號山公園附近確實亦有很多景點值得逛一下,而我一向恃著膽正命平,就是愛亂逛,儘管身上是帶著地圖的。我明明看到路標,但兜了兩個圈都找不到江蘇路的基督教堂。由於沒有街燈,我站在三角迴旋處看了一會,才見到小路,教堂就藏身在小丘之上。江蘇路的基督教堂,進去的門票是一個價、裝修中的鐘樓還有一個價。門票已經成為大陸旅遊的最大負擔,每次得用超級電腦分析是否值得購票?



  我從原路走回三角迴旋處,再沿著沂水路一直走,就到了膠澳總督府舊址,就是租界的年代,德國派來的一把手官邸。早在我起行前,已經知道正在大修,還爆出有工人把很有價值的古物,當做普通的裝修廢料掉棄,但到此一遊的門口相免不了。這座建築物建於1903年,跟當地大部分建築物一樣,曾經多次易手,解放後成為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樓,現在則是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和青島市政協的辦公處。斜對面馬路黃色外牆的這座建築群,同樣都是德國式的設計,現時同樣是市政府屬下的單位辦事處。遊客在老城區浪蕩期間,三步一樓、五步一閣,到處都能感受到這份德國風情。



  從沂水路接西北方向的德縣路,就可以找到天主教堂。這是我從另外一個方向走上去的,那時我想起的是南韓明洞教堂,一樣的斜路、一樣的磚石雙塔式的建築,當然教會走過的路就很不一樣。這座天主教堂正式的名稱叫聖彌愛爾大教堂,建於1934年,亦是德國設計師的作品,現在是當地的天主教會的主教座堂。


  沿浙江路折返,朝海邊走就是棧橋,沿岸就是最繁華的太平路,很多主要的公車,例如再往東邊的八大關、奧運帆船中心等新區、以至是更遠的嶗山,都可以在這邊坐車。而我住的德國海灘古堡酒店,就在這條路的盡頭。在這裡吃海鮮、喝啤酒、散步在海堤的小路,應該是夏天旅遊旺季的指定動作,那時氣溫大概只有幾度,但能呼吸著山寨德國的味道,總算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