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單騎在北京流下許多汗





  北京是共產三兄弟之旅的首站,純粹飛機出入、駁腳之用,我們明明是坐火車,陸路過境去北韓,最近航點是深圳才有的丹東,退一步香港飛則起碼是瀋陽。同行友人建議先飛北京,再換直達臥鋪火車,睡一晚就到丹東,結果證明是中伏的,詳情有機會會另文再講。完成北韓的幸福旅行團,我們分道揚鑣,友人如願坐到那一趟火車回北京,再坐飛機返香港;我則脫亞入歐,經陸路過境海參崴,回程在北京住幾天,看看金魚、逛逛奧特萊斯(OUTLETS),整個旅程玩了約兩星期,美其名碳足跡較環保。一般遊客遊覽的景點,只有恭王府和什剎海,是曾經駐京工作的師妹介紹,我特意訂了桔子官園橋附近的分店,最方便的玩法是免費借用酒店的單車。



  單車出行選在離開京城那一天早上,酒店沒有包早餐,我乾脆騎到恭王府,尋找胡同京味好了。從酒店轉出大路平安里西大街,向東騎至地安門西大街,過了北海北地鐵站不久,南面是北海公園,北面就是什剎海和恭王府。大陸曾號稱為單車王國,數量比汽車多九萬幾倍,北京街頭仍然有不少單車穿梭,但電動單車比較多,從騎者的身型,你會發現當中有更多深層次的變化。這裡屬於京城的二環,算是心中之心的精華地帶,炎夏騎在路上,汗水加上空氣中的煤碳粒子,等同做了一層面膜,可惜不具美白潔膚功效。我沒有近視,但在馬路踩單車,太陽眼鏡是必需的,並非想耍帥,就算是平光鏡片也好,因可阻隔乘著風勢直割眼睛角膜的沙塵粒子。


  今時今日的北京,個個爭著集齊單雙號車牌,天天開車上街噴廢氣,宣示黑色暴發戶的任性,但是毒人也毒了自己。那些年一心追尋社會主義天堂,一窮二白的生活,反而有一啖清新空氣呼吸一下,不用寄望一期一會的APEC、奧運會等,期間限定的偽藍天。這年頭陰霾密布,踩單車如同搵命搏的高效能吸塵機,早前有人在京城收集了一日灰塵,示警地做出一塊磚頭,但你永遠沒有辦法叫醒,想慢性自殺兼且正在裝睡的人。


  我對上只去過三次北京,均是嚴冬,第一次是參加大學的交流團,人生首次看到落雪,起初很雀躍和興奮,在清華大學留了兩星期,很快就吃不消這種氣候,中途曾經感冒兼咳到甩肺。第二次是出差採訪兩會會議,那時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忽然腳痛要下台,大部分時間在室內工作,但暴力式暖氣系統,靜電、乾燥都是難受的事情。另一次是探望駐京的師妹,還好約三天,眨下眼就過去了。這一次則是盛夏光年,據說氣溫可以直衝攝氏四十度,我在恭王府附近,找了到一家賣豆漿和肉餡餅,最不解的是常溫飲品,還是燙手的,冰鎮不是自古以來就有了嗎?小店只有一個小窗口,等候時剁肉聲中夾雜著一男一女的捲舌吵架聲,但我聽不懂他們在說甚麼,不久就傳來疑似打臉的聲音,心想好歹其中一個人是拿著刀,難道不怕出命案,最後是女的拿餡餅出來,但願男的還活著。




  我坐在路邊吃熱熱的早餐,期間不斷有三輪車經過,那是特色胡同游,車伕沿途會講解四合院建築、恭王府的歷史沿革。恭王府雖然是清朝的皇親國戚的府弟,但介紹得最多是大貪官和坤住過,我以前很喜愛看大陸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紀大煙袋經常跟和坤在乾隆面前鬥法,當中穿插很多老北京的文化生活面,跟南方確是兩個世界。說到這裡,我差點忘了介紹借來了的單車,是捷安特(GIANT)最普通的單車,連變速都沒有,前面有籃子,後面有貨架,最大的用途就是買菜用的。單車附有車鎖,但我不敢讓它離開視線範圍,記得在雲南租單車,店主給我們四字真言:車在人在。








  飽食過後,我在恭王府外圍繞一個圈後,就到了什剎海,名稱源自邊周的有十座寺廟。另外什剎海是前海、後海和西海的總稱,住在內陸的人,見到有水積聚的地方就當是海,我們的認知那只是一個湖。後海酒吧、茶館林立,雖然約是2000年以後的事,比起潮牌三里屯,據說這裡鍍了一層文化味。附近既有皇族府第、胡同四合院,輔仁大學、梅蘭芳舊址故居等。近年加持的是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葛優扮演的海歸派,來這裡跟舒淇等女角相親,非誠勿擾四個字,後來成為另一個相親節目名稱。不過我沒有刻意找回拍攝場地集郵,只是在北沿拍下到此一遊的相片。





  我反而找到另一個新聞病人專屬的景點--天主教愛國會,位置就在後海南沿,恭王府的旁邊。我裝模作樣進去參觀,才穿過大門就遇到截查,對方說這樣不讓外人參觀,我心想如果是正正經經的教會,怎可能拒人於慕道之外?當然我是明知故闖,北京透過天主教愛國會,控制境內的教徒。一個無神論的政黨,既要自行任命神職人員、監控彌撒聚會,只是披著愛國的皮,奉行不義,剝奪人民思想、宗教自由。對岸北沿還有宗教事務局,即是直接統治天主教愛國會、藏傳佛教等等的魔界爪牙,保安更加森嚴,門口就有守衛。中國、北韓、俄羅斯之所以是難兄難弟,儘管部分經濟改革有成效,人民生活開始富裕,但極權獨裁的本質不變,金絲雀依舊不能任意飛翔,生鏽鐵籠子鑲了金而已。





  後海和前海的交匯處有一道銀錠橋,始建於明朝,表面上有五百多年歷史,站橋望西山的銀錠觀山,還是舊燕京十六景之一。歷史多悠久也好,大陸人總是犯同樣的錯,銀錠橋在近代拆過,最新的是2011年重建。老北京的早餐還有酸奶,還要是瓷樽裝,封口是紙的,再加一條橡皮圈紮著,據說是一間叫聖祥乳品製造廠出產,我記得大約十元八塊的。




  正當我在橋頭歇息期間,有藝人在拍微電影或是旅遊片段,他拿著包子和餡餅,吃兩口就截了一輛胡同遊的三輪車。攝影師用單鏡反光機,女的就負責打點走位,車伕大嘆倒楣,因為來來回回走了幾趟,又不停催促劇組租用時間快到。





  晨操過後,我亂打亂撞騎進去一條老街--煙袋斜街,這條小巷子是紀曉嵐那個年代,達官貴人玩物喪志的地方。我沒有太多時間在這邊逛,騎到盡頭是地安門外大街,向南一直騎到底,接回地安門東大街,就是返回酒店的路。我在途中發現一間在網上挺出名的火鍋店,吃的是老北京銅鍋涮肉,即是中間有煙囪的鍋。這裡賣的是清真食品,午餐可以點葱爆羊肉蓋飯,然而最吸引我的,是青島一廠產地直送原漿啤酒,但回教清真不是禁止喝酒的嗎?真是罪過罪過。




  我早前寫完了《脫亞入歐》的遊歷,想開一個關於單車的系列,剛巧這一趟旅行加插了輪遊京城的環節。另外一個原因是我重拾騎單車的興趣後,買了一部公路車給自己健身運動,早前亦寫了異地買車攻略和開箱試用報告,部分遊歷也靠單車的,所以系列一開,隨時有十篇八篇相關的文章,與其說是系列,亦可視為是關鍵字TAG。帶一部單車去環島,或穿州過省,只是輪遊的其中一種方式,我較常用的,反而是去到那裡租到那裡或借到那裡,很多酒店或民宿甚至會免費借給客人代步,這大大擴闊了活動範圍。你一離開香港後就會發現,到處都地大物博,如果只靠一雙腿想遊遍所有地方,真的很快會斷,且保險也不會理賠。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直擊日本魚場進貨





  我每次爬文都有懺悔的感覺,因為太會拖,奈良大和郡山錦魚園的見聞,說好了要寫三篇。前兩篇講過去式,即是金魚品種保存、在地金魚文化沿革,差不多回來後半年才動筆。壓軸的買賣進行式,至今滿了周歲,今年還去過那邊騎單車。話說近年我的家鄉搬了去日本,若果到關西周邊的話,幾乎都會去一趟大和郡山,看看金魚或者相關產品。哪裏儘管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我可以預期,寫出來的內容會是歷久而嘗新,還有華文記述金魚的相關文章不多,經常可以出現在搜尋結果的頭一至兩頁,對狂熱分子還是有一點可讀性。



  錦魚園本身有殖養金魚,亦充當批發商的角色,買賣活體金魚、飼養用具、金魚玩具、飾物等,我參觀完金魚品種、養殖器具展示迴廊、古書文化資料後,才看外面的魚池。撈金魚玩意的草金魚,數量最多,一池有近三千條,一方面大和郡山每年都會舉辦全國撈金魚比賽。夏祭時,撈金魚也是主角之一,各縣市的需求甚殷,所以連帶相關的用品,例如紙魚網、玩具,這裡都有表格供買家傳真訂購。雖然如此,論飼養規模和面積,跟大陸根本沒得比,錦魚園在網頁介紹,養殖面積是6公頃,高級金魚展示池有650平方米。雖說是三大金魚產區之一,據金魚同業組識的資料顯示,大和郡山只有約十個金魚養殖場。而廣東東莞全東南亞最大的羅氏金魚場,單是養殖面積是26公頃,幾乎可以肯定超過大和郡山的產量,還未計其他魚場的產量,兩地更大的差異還在於人力成本,造成生產者在大陸、消費者則在日本,以至其他海外地區。




  魚場內其他品種金魚,相信都是本土出產的品種,例如長身的獅頭、單尾琉金、紅眼琉金(江戶茜)。日本人對金魚的喜好比較專一,講究傳承,在有求有供下,一些古老品種得到保存和流傳下去。至於那個號稱有過千年金魚傳統的大國,繁衍出幾百種金魚,一場文化大革命至少砸掉一半以上,近代只講潮流和商業價值,市場需要甚麼品種,魚場就會一窩蜂飼養,久而久之,固有品種就算不滅絕,都會因為近親繁殖過度而基因退化。





  日本各地有很多金魚愛好會,飼養者透過這些組織分享經驗,或者取得優良的品種再繁殖,一般魚店看到的魚多半很普通,講得狠一點,等級大概是用來餵龍吐龍,但價錢跟日本物價是看齊的。我第一次看到漂亮的蘭壽,在魚店或魚場出售,目測應是兩歲魚,價格介乎1萬至1.5萬日圓,現在匯價又那麼低,算是可以包走的心動價。不過我很久沒有在海外買魚,事前既沒有準備,行程上還有好幾天才回府,拍了相片就當自己買了。



  正當太陽下山,我準備離開遏止買魚的衝動,居然遇到魚場進貨,平時在香港金魚街,我們會知道魚店在那一天進貨,就會在店裡守候。店家通常只會稍為兌水,或過一過水,就會直接下缸讓客人挑,這是我們都接受的處理方法,詳情可參考《魚街風雲》系列的文章。錦魚園的工作人員一直都在忙,塑膠袋上的兩組數字,上面圈著的,不管甚麼品種都寫了60,我猜不出意思,下面的一組相信是魚隻數目。據我在大陸魚場、日本魚場的田園考察,魚場都是按品種、顏色、長度、數量出貨的,鞋店的比喻是我常用的,通常是量販式批發,一池一池的賣,當然店家本身要有足夠的流動量,否則養死多過賣出。至於用等級批發,即是多少個A級、上中下物等稱呼,也是有的,但前提是買賣雙方都清楚知道標準是甚麼,因為甲場的A同乙場的A、甲店的上同乙場的上,認知理解可以差天共地,至少沒有品種、顏色、長度、數量等分類來得客觀。





  台灣金魚店現在較傾向的批發方式,是按等級(特別顏色也算是一種)分類,然後再由店主親自落場挑選,走所謂精品路線。大陸魚場當然歡迎,首先價錢隨時是量販式的兩倍,甚至好幾倍,挑剩的魚還是會按原本的價錢,批給其他魚店,價值總和肯定比一整池批出去多,魚場何樂而不為。第二,魚場內部格局沒有改變,所有金魚依舊是按品種、顏色、長度、數量放置,加上全綠水飼養,外人根本不知道每一池魚的狀況。就算容許金魚店主挑魚池,普通規模魚場隨時也有幾百個魚池,加上每一池都是好壞摻雜,任由你天光挑到天黑,魚場才不會擔心你把所有精品掃光,因為實際情況就跟大海撈針差不多。還有最大變數在金魚店主,他的眼光是如何練回來?跟顧客的喜好如何結合?挑魚成本先天倍增,魚場店主每次往返機票和食宿也要算進去,還有運費,消費者在價格上不會有得益,唯有一點我承認,近年台灣買到的金魚,品質確是提高了很多,至少我會想買。



  說回錦魚園,我爬文前都會在網上找資料,原來魚場在2014年開了FB專頁,再翻查動態消息,十一月九日,他們的金魚愛好會召開了品評會,文字介紹說蘭壽分當歲、二歲、親魚三組,另外有獅頭組,還有一張很漂亮的土佐金相片。同一天,展示和售賣池山五郎的大阪蘭壽,再考據下去,池山來自濱松,是大阪蘭壽愛好會的會長。今年的十一月八日,也辦了秋季品評會,很不幸連續兩年都是下雨,同樣是分蘭壽、獅頭和其他金魚三組,參賽魚數目較少,看相片水準依舊很高,當天還有日本放送協會(NHK)採訪,參與者辛苦和認真地介紹情況。我發現兩次品評會,錦魚園都有準備不錯的魚售賣給顧客,今年是可愛的紅白皮球珍珠,或許我遇到的進魚有關一點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