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地方旅遊,總會聽過這句話,若然沒有去過那裡、那裡的話,就等於白來。魚友聽到我要去福建旅遊,說為甚麼不去蘭壽之鄉--福州朝聖,我一笑置之,因為同行的不是那位魚友。
我既是金魚成狂的掛號病人,自己也好,朋友也好,沿途也會替我留意的。我們在福建永定客家土樓文化民俗村外的民宿過夜,就在附近的食肆吃飯,忽然看到這張木椅子。我不知是甚麼木做的,只留意椅背雕上了金魚圖案,還跟朋友說笑,買走的話,不知怎樣扛回去,旅程才剛開始不久。
花鳥蟲魚向來是國畫的主要題材,很多藝術品有金魚戲蓮的圖案,前陣子,我常在大陸的購物網,淘一下到底有甚麼寶貝跟金魚有關的?我們在廈門鼓浪嶼遊覽時,其中一間店舖,門口就掛著木雕,之前也在網上看過。離遠看還好,但走近一點,發現雕功有點粗糙,沒有上油的。這個木雕飾的顏色深淺不一,奇怪的是有陣陣的香味,難道是檀香木?老板看我都知道是混吉,也就沒有問價和了解是甚麼材料?
大陸城市最熱鬧的地方,是商業步行街,像北京的玉府井、上海的南京東路,廈門的步行街是中山路。街道兩邊除了商店林立之外,不知為甚麼?總會有一些銅像,其中一個是做麵粉公仔的攤檔,還有小魚兒的作品。
說了這麼久,那我到底有見到金魚實體嗎?答案是有的。這個大魚缸跟我家的可以相比,且異常深水,放在酒店二樓的餐廳,可惜放的是最普通的獅頭,還要是饑荒似的,瘦得幾乎沒有肚子,像樣的金魚都往那裡去,難道都給吃掉?
這次旅程的特色是走遍兩岸三地,香港、福建和金門,主題都跟房屋建築有關。在金門看的主要是古厝,其中清朝光緒廿六年,即一九零零年由商人王國珍、王敬祥,興建給族人居住的建築群。現在改為金門民俗文化村,其中一間古厝門口,留有像金魚的石雕。另外在展示喜慶、婚禮習俗的房間,又發現最傳統的搪瓷洗臉盆。
魚的故事還有古寧頭的雙鯉古地關帝廟,廟宇建於清朝隆時期,距今約二百年歷史。相傳八二三砲戰期間,廟宇未遭一發砲彈擊中,有士兵聲稱目睹紅臉長髯神者,以大刀掃落砲彈,認為是關公顯靈,是耶非耶,信則有不信則無。這裡原本是古寧港的內港,國軍在那場砲戰後築了堤壩,變成了海湖。由於處於南山與北山之間,風水師鳥瞰後覺得,像是兩條大鯉魚含著碧水之珠,代表生生不息的雙鯉抱珠,因此把這裡叫做雙鯉古地,所以廟宇修建的石碑上,都有鯉的石雕。
雙鯉古地同時也是金門重要的濕地,很多候鳥都在這裡棲息,是觀鳥的好方。現在每次旅程,我發現少則拍三、五百張相片,多的話上千張,要把它們串連成文,就算我心寫我口,根本無法追上相片的增長速度,更枉論要把舊照片都一併處理。而我做事向來沒有計劃,文章都是隨感覺而行,前幾天看到這裡的收視升至萬八點,或許一點點虛榮,推動我寫成這次少數的搶鮮之作。
嗯~~目前的福建、廈門的建設、生活模式跟金門台灣差不多~~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4/12/2010 00:46:11]福建很多地方仍屬鄉村, 相對較落後;
唯獨廈門由於沿海關係, 發展得比較像大城市。
金門由於特殊的歷史和軍事因素, 像停留在某一個時空,
繼續主力在農業--生產高樑酒,
以及現在著力發的觀光產業, 不失為一條出路。
計經濟繁榮度, 可能比廈門落後了,
但保留了純樸的民風, 沒有給大陸的污煙瘴氣感染,
我們由大陸直接去金門最能感受當中的反差,
後半段行程甚至想全留在金門,
廈門只是過路和回程飛機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