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在這裡談工作,但船頭驚鬼、船尾驚賊,做不了大事,反正內容沒甚麼,只是我愛炫而已。我在滄海遺珠中找到一張相片,主角是高人一等的波波夫,是何許人?現在人人都曉得美國的菲比斯,他在京奧歷史性奪得八面游泳金牌,而在九十年代的泳壇,是波波夫的世界,外號俄羅斯火箭的他,是巴塞羅拿和亞特蘭大奧運會,五十和一百米自由泳金牌得主,但之後不知何故,遭西瓜小販用刀刺穿肺部,成績亦不復當年勇。他後來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當日亦協助莫斯科到新加坡拉票。在申奧舞台,運動員才是主角,那些國家元首、領袖算甚麼?
話說回來,這趟出外採訪是我們主動要求的,難得老板批准,且四人同行,算是那個網絡電視台最大手筆的一次,我想大約花了幾萬塊港幣。一些後來的同事,笑說我們把公司的錢花光,他們再沒有機會到外地採訪了。還記得「財神」會計替我們訂酒店時慘叫,酒店價錢超出公司預算,頭一天入住的房間,一晚好像要八百多港元,酒店並不豪華,但相信是舊建築改建的,看看房間的天花、風扇便知道。
第二天馬上換酒店,一直住到第八天離開為止,酒店處於小印度區,當地人說酒店比較雜,是很一般的三星級酒店。我們每天必吃酒店附送的早餐,但連續七天都是相同的食物,怎麼辦?我的方法是,今天吃火腿蛋、明天則是炒麵和粥、後天則是多士、牛奶、麥片,分區作戰,增加新鮮感。原因也是錢作怪,午餐多是胡亂吃快餐,我們把公司的預算,集中在晚餐吃好一點,也算是辛勞工作後的回報。
在新加坡,吃的種類真的很多,我在美食廣場吃過肉骨茶、海南雞飯等等,不過沒有拍照。其餘的早餐、下午茶小吃有咖椰多士,是一種由雞蛋和椰子混合的甜醬料,跟果醬差不多,南洋到處都是椰林樹影,椰子、椰漿入饌自然不過的事。我們平時都會吃太陽蛋、熟蛋、炒蛋,但新加坡流行吃半生熟蛋,質感又跟我們的不同,純粹長見識,無意評高低。
另一款常見的小吃就是叻沙,淋上椰漿和咖喱汁在米線上面,配料多是海鮮、雞肉等,不會太辣,且湯頭鮮甜。由於有椰漿,熱量較高,怕肥的人不要吃太多。友人說,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很愛吃喇沙,各地做出來的風味亦不同,有機會可以多試幾家。
晚餐我們吃過西式日式FUSION餐廳、味千壽司。中菜當然不少得蔡瀾經常推介的福建炒麵,由於他是麵痴,我不是,感覺只是普普通通而已。那道炒螃蟹,更是大而無當,蟹肉黏殼不夠新鮮,但價錢一點也不便宜。
講飲講食到這裡,當然不能不提印度菜,我們前後吃過兩頓,小區有一條街,全部都是印度餐廳。印度菜可分為南北兩系,跟地理、物產有很大關連,北部以烤餅麵食為主,南部則是米食。北部的口味比較淡、較不油膩,南部則較辛辣、口味鹹重,料理常見以牛奶、椰漿等特色。
但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菜式離開了原居地,自然會起變化。有新加坡國菜之稱的咖喱魚頭,就是移居新加坡的印度人發明的,為了省錢,便向魚販買來石斑魚或紅鯛魚頭,以紅咖哩燜煮,配白飯或印度烤餅來吃。我們四人都是攝影人,在餐廳猛拍,引起這家人注意。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難得在新加坡聚在一起,就叫我們的攝影師拍全家福,那時數碼相機才剛剛興起而已,拍完還可以電郵給他們。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三位改變世界的科學家,他們的發展跟平民百姓的生活很接近,光纖、CDD數碼感光器,大概連牛頭角順嫂都明白貢獻在那裡吧。後話是,我們吃過這一頓印度餐,第二朝都有肚瀉的現象,不知是太油膩,還是不乾淨。
獅城特別之處,她是一個國家,但面積只有約七百平方公里,是香港的三分二左右,大部分地方計程車、地鐵都能到達。之前提過,我們住在小印度,很多遊客會坐三輪車來遊覽。而華人聚居的地方叫牛車水,他們主要來自廣東、福建等沿海的省份。本土最繁忙的商業區,則是烏節路一帶。記得一位大師兄說,每當感到工作沉悶、重覆時,膠著沒有進展時,都愛翻出一些經典故事和畫面,震奮一下士氣,好讓自己有動力走下去,愛炫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
過得開心最重要~
回覆刪除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很多中國菜色都混了當地的南洋風味,跟傳統的中國菜已經大不相同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0/23/2009 18:29:17]菜式和口味由當地物產建立,
離開了原居地可能就要就地取材,
記得一些移居新加坡的港人表示,
初到當地吃不慣辣和南洋食物,
家人探親要帶菜心過來,
我跟他們去飲茶, 著我千萬不要跟香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