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意想不到的手信



  我相信玩物喪志這回事,因為自從喜愛養金魚之後,我便拼命搜刮相關的資訊,亦包括跟金魚有關的產品。兩張相片翻拍自金魚傳承的創刊號,一張是品評會比賽前的合照,另一張則是品評會奪得冠亞軍的蘭壽。比賽的名次,引用相撲界的用語,東大關是第一名,西大關是第二名。日本有不少的網站介紹蘭壽的資訊,我不曉日文,多是看圖片,他們有不少同好會和品評會,都愛使用純白色、藍邊的搪瓷洗臉盆,一盆放一條蘭壽,讓評判逐一品評。我覺得復古味重的搪瓷洗臉盆,跟金魚配起來很搭,若果放養蝶尾、水泡眼和朝天眼等金魚,更是一絕,我於是四出尋找這件些盆。




  媽媽家的屋村也算是舊村,相信會有這種東西出售,於是到哥哥所說的光瓦舖查問,老闆覺得詫異,說只有那種印有囍字或喜鵲,供人辦嫁娶時用的盆子(圖片下載自輕鬆結婚網),因為這個年代根本沒有人會再用的,我記得那時大概是零二年左右。但我知道,大陸仍有生產這種東西,日本人使用的都是中國製的,曾經問過廣州的魚友,但他們也找不到。我直至零三年,跟大頭師兄到上海自助遊,無意間發現路邊攤,出售這種直徑20厘米的盆子,產自浙江森波特公司,兩塊錢人民幣一個,我買了三、四個回來,現在多用來浸魚糧。

  要擁有一個搪瓷洗臉盆,可說是我的心願,去年十二月,我到上海、北京旅行想順道找一下,但可能決心不足,卒之也是空手回來。我曾經不止一次,跟水份多的朋友們提過這件事,IRENE便把它放在心。最近她追看萱萱演唱會至上海,我又拜托她替我找,某一晚正當我在公司忙得一團糟的時候,她給我短訊說買到了,但不想帶回家,著我到車站接她。



  記得她回來前曾說,不想縱容我,沒有多買幾個回來。當我把包裝盒拆開,看到這個直徑30公分的搪瓷洗臉盆,是東北瀋陽出產的,上面印有生食兩字,上海很多餐廳這些盆子盛菜。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到北京清華大學交流,早餐吃的麵條都是這些盆子盛載的。



  往後還有令我喜出望外的東西,是一個比潄口盅大一倍的杯子,上面印有兩條金魚。後來在一間公司的網站知道,這叫做快餐杯,產自大連瓦房,是內地人打飯必備的器皿,杯子放飯,上面的小碟是放菜的。它可說是環保先鋒,跟哥哥提起,他說以前爸爸在樓梯口賣雲吞麵,那時還未有發泡膠盒(保特龍),街坊拿著這些快餐杯來買外賣。IRENE在拍賣網找到這兩件東西,交易後由北京寄到上海,她再帶回來,對我來說這件是古董,真是十萬個感激。



  搪瓷原來又稱琺郎,牙齒表面有層堅固的物質,叫琺郎質,不知兩者有沒有關係,搪瓷的英文叫Enamel。它是將無機玻璃質材料,通過熔融凝於基體金屬 上,並與金屬牢固結合在一起的複合材料,起源於玻璃裝飾金屬。古埃及最早出現,其次是希臘,至十五世紀,琺瑯技藝日趨成熟,明代景泰年間出產的景泰藍製品 最為出名,直至十九世紀,歐洲研製出鑄鐵搪瓷,奠定搪瓷由工藝品,走向日用品的基礎,包括製造成如煮食器皿、潄口盅、痰盂等。不過這些都屬於上一代人的記 憶,只有阿爺、阿嘛用過,現時早已給塑膠、銻、不鏽鋼等物料所取代。

  據探子回報,近日在宜家曾發現此類物體出現,我拖了幾個月才去逛一逛。結 果還是有所發現,包括這個價值港幣129.9元的大托盤,我記得以前家裡也有,但面積較小,用來墊著茶壼和水杯的。另外這個價值港幣69元的麵包盤,算是 西式用具,適宜放在早餐桌。看盆而知人,你是否覺得患病?又不肯看醫生和食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