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夢想的雙行道



  民宿跟酒店有甚麼分別?就是多了家的感覺,民宿主人招呼你來作客,分享這裡一切美好的事情。香榭麗舍的女主人叫瑪莉,養了三頭魔天使,閒來就給牠們結辮子。牠們乖乖的蹲在沙發、椅子的一角等候,但又不耐煩的呼叫,像在問甚麼時候到我?還有因為我走出大廳,嚇怕了他們。


  這裡的床墊真的很舒服,隔天我睡至九點才起床,瑪莉給我現做的中式早餐。台式口味,好像是菜脯跟肉碎一起煮的,咸咸的,一盤就能送上幾碗粥。小時候的早、午餐,家裡都是煮一大鍋粥,配菜就是菜脯、咸鴨蛋之類。這一頓早餐就是媽媽的味道,熱騰騰的,我等不及就馬上開動了。煙肉炒清菜、腌漬醬菜,還有一道來不及合照的菜脯肉碎炒蛋,總之就是捧著滿足的肚子離桌。





  稍事休息之後,我又借了陳哥的單車到處晃,花蓮的陽光異常猛烈,汗水像水龍頭,嘩啦嘩啦流出來。放在單車上的兩支冷泡茶,未到目的地就喝完了。最誇張的是,我停下來喝茶,屁股只是離開座位一會,坐回去就有燙到的感覺。這天的目的地在民宿西南方,沿著大學路向右走,遇到分叉路,再轉至東華聯外道路。路的兩邊幾乎都是田地、池塘,沒有甚麼建築物,山下面的建築物就是國立東華大學,聽明的人一定看到。除了這家基督教日諾會醫院,以及左邊另一家叫理想大地的渡假酒店。





  酒店的名稱,說明主事者梁清政的心跡,就是要建立一塊理想的渡假勝地。我起初是在nana的部落格,看過酒店內部的照片,比我拍到的外貌,還要漂亮很多,這裡獲選為世界百大渡假飯店。台灣就是有很多讓人感動的地方,因為有發夢、跟尋找理想的空間,放在香港的話,人家會以為你神經病,不然也會感到肉麻。從酒店網頁的介紹得知,梁清政本來從事廚具製造的,當時就以「理想」做品牌的名字。他後來把賺回來的財富,在花蓮買地興建理想大地,你不要以為有錢,甚麼都能辦到。土地是一塊一塊的湊合起來,足足有三百廿個地主,花了三年才能定案,面積達到兩百五十公頃土地。整個方案投入後的第十八年後,才有第一筆收入,期間每兩、三個月,還要變賣台南的房產,支援項目繼續推行,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


  過了理想大地,才是我的目的地--立川漁場,紀錄儀顯示車速和路程,這裡跟民宿的距離是九點五公里。我大概花了半個小時,速度算慢,但我不是岩士唐,天氣又熱,不時又要繞路去拍照。這裡雖說是漁場,但沒有金魚的,主要是養殖黃金蜆,蜆肉的精華可以用來做健康食品。台灣的地理,外型像一隻手掌,掌心是中央山脈,雨水從海拔三、四千公呎的高山,流下東邊的花蓮,滙出太平洋,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有機過濾系統。由於零污染,造就好山好水的美譽,更加適宜養殖。






  魚場是多功能發展的,既有養殖、藥用、食用和觀光等功能。鄉下長大的小童,都曾經試過摸蜆,這裡只要一百塊,就可以重溫這個回憶。褲子肯定會濕的,可以順道洗乾淨,也給小孩藉口玩玩水消暑。有本事的話,可以帶走一斤黃金蜆,以及請你喝一碗蜆丸湯,正是有得玩又有得吃。我通常都是做旁觀者,看人家怎樣玩?另外我真的吃得很飽,十公里的單車路程,不足以把早餐處理掉。一場來到,至少都要喝一碗蜆湯,真的很甜,也能補充失去的水份。


  這裡還有一家五餅二魚餐廳,除了招牌黃金蜆,還有貴妃魚、香魚和台灣鯛,可惜只有一個人,真的沒有辦法試到這些美食。友人問我最喜愛台灣甚麼美食?我的答案是烤魚下巴,也許是在日本料理店吃到,我一直把台灣鯛和海產的鯛魚搞混了。錦鯉旁邊的就是台灣鯛,屬淡水魚,動物界的分類是慈鯛科,原產自非洲。牠是改良了的吳郭魚,肉質含豐富的蛋白質。由於肉質似鯽魚,在香港叫非洲鯽,亦有人稱為福壽魚。慈鯛本身亦是觀賞魚,曾經風靡東南亞和香港的花羅漢,就是用美洲慈鯛雜交出來,屬惡魚和會打架的,一缸只能養一條,牠亦是公園池塘較易生存的魚種之一。


  魚類在野生的環境生存,其中一項重要的因素就是游得快,一方面可以逃過天敵的攻擊,最重要的是能搶食快,池塘較常見到的另一種魚,就是錦鯉。原來優美的錦鯉,也有暴力的一面,牠的牙齒能咬碎堅硬的蜆殼,是黃金蜆的天敵,不能跟牠混養,否則會吃光光,來這裡一趟,忽然又多了一些養殖知識,真是意料之外。


  我晃了一個上午才返回民宿,洗去身上的汗水,吹著冷氣、看一下電視,準備出海看鯨魚和海豚。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被騙,行程平平無奇,也不會有很大的興趣。我一向都是事後孔明,玩的時候沒甚麼,回來後則口水多,例子就是陳哥的故事。我跟陳哥聊天的時候,留意到他不是在地的花蓮人,後來看到民宿的部落格,才了解背後有更多的事情。陳哥本來在台北工作,是快遞公司老板,有五十名下屬,每天就是忙碌的應酬,有時忙到晚上十時才吃午餐。零五年,陳哥的大姊在沒有疾病徵兆下過世了,給他很大的打擊。他後來決定結束業務,在花蓮蓋一棟民宿,過一些無壓力的生活。民宿在零七年底開幕,起初朋友還不看好,預料他待不到一年。然而他一直經營到現在,部落格累積瀏覽人次超過四十六萬,我記得回來不久,還上過奇摩的精選。


  陳哥有一顆熱熾的心,看他整天都在忙,安排接送旅客、替旅客辦事情、回覆電郵查詢等等。他注重細節,客人事先要求的都會安排好,知道回程火車票不好買,就特意開車載我去。還有他很喜歡拍照,經常跟旅客分享獨家的私房景觀。他在部落格說:自己有的是勇敢,勇於改變、敢於從零到有,移居花蓮是他一輩子最快樂的時光,收入減少了,但So What?民宿外面的魚池,也有養一些錦鯉,但夏天太曬都躲在蓮花下面。

  城鄉之間原來是一條夢想的雙行道,有人從鄉下去城市打拼,追尋更好的生活;也有人放下燈紅酒綠的世界,回歸平淡樸素。兩條路終點是相同的,差別在於你對生活有甚麼的要求。可悲的是,我所處的地方,好像只有李嘉誠,才是生活品質的唯一指標。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離島歇腳尋夢園


  香港今年好像沒有春天,冷空氣離開以後,跳過潮濕、大霧的梅雨天,一下子就踏進夏天,盡管還未到酷暑,走在街上已受不了。我說過,每當氣候變幻時,想飛的心就會動起來了,今年逢甲的手球比賽沒有著落,少了一個藉口去台灣。為了止渴,我得拿去年的藍天白雲的相片想念一下。


  我那時完成台大的比賽,扛著行季箱坐北迴線火車,再次向花蓮進發。我運氣差,座位既不靠窗、也看不到海,直至過了清水斷崖附近的崇德火車站,才佔據到靠窗的位置,至少能欣賞中央山脈的景色,零二年落成的太魯閣大橋,連接了蘇花公路。開車的話,以往要兜上太魯閣牌樓,造成擠塞,現在截彎取直,加快流通量。



  跟在香港坐火車很不一樣,這裡有點像時光隧道一樣,兩個多小時的行程,窗外由樓房林立,變為阡陌縱橫。窗戶的大小儘管一樣,那片天、那座山、那塊田,還有無盡的太平洋,都比香港的大好幾倍。自強號列車以時速過百公里前行,景物沒有飛快的往後摔,倒像坐在單車緩緩移動。景物總有幾十,以至上百公里的緩衝,你不會感到壓迫感,只有更多的放鬆。


  我中午抵達花蓮火車站,先來一個便當,之前都有買過來吃,吃的是傳統排骨便當(相等於我們的豬扒),這次改選煙燻雞腿,真是一百個的正確。這家花蓮鐵路懷舊便當,就在火車站旁邊,是個體經營戶。首要的賣點自然是在地的富麗米,QQ的不用說,且有芋香。我買了一包回來,後來帶到京都旅行,煮來吃的就是它。便當有現炒的配菜,豆乾、醃蘿蔔、香腸、滷蛋。忘不了的是煙燻那份獨特味道,雞皮會有淡淡的甜香,因為不是燒柴生煙的,而是用甘庶,才有這份古早、在地的好味道。



  我在花蓮住的民宿,跟之前一樣,是在易遊網訂的,叫香榭麗舍,住兩個晚上。上一次我住的阿里巴巴民宿,在花蓮市區,騎過單車到北面的七星潭,這次就揀遠離市區一些,往南走,近志學火車站的壽豐鄉。負責人陳哥在網頁這樣介紹,喜歡大自然的,您一定會喜歡我們的環境。喜歡民宿的,您更會愛上我們接待您的方式,因為我家就是您家。我的家怎能跟陳哥的家比?我訂的標準雙人房,他給我升等住豪華房,落地觀景窗,對著民宿後面的草地,舒適的大床跟主人椅。洗完澡,我便躺在椅上面看書、發呆,甚麼也不用想,不就是此行的意義嗎?



  太陽開始收斂,肚子也醞釀打鼓,跟陳哥借了一台捷安特,也打探了在國立東華大學附近,就有吃的、喝的。東華大學號稱有全台灣最漂亮的校園,背靠中央山脈,得力於陳水扁主政的年代,一縣市一大學的政策,才在花東地區有第一所國立大學。我從大門騎進去25公頃的校園,最先遇到的就是行政大樓和東湖,大概是從景觀橋拍回去的。校園裡還有小東湖和華湖,雖然有單車代步,後門的志學門,騎了很久怎麼還未到?可能已經放暑假了,又沒幾個學生可以問路,我匆匆從正門離開。按著路牌,我很快找到了志學火車站,大概在東大背後,五十五分的位置,抄過一些火車班次,每天就只有十班、八班區間車。那時有想過去要去池上,尋找便當的故事,再從南迴線兜一圈,又又或者從這裡坐回北部。




  火車站出來的中正路,是這裡較為熱鬧的區域,除了鄰近大學,也有較密集的民房。我有沿著中正路,來回掃了一段路,直至只見農田不見樓房的位置,加上開始入黑,又沒有手電筒才折返。晚餐就在一家普通的食店解決,就是肉燥飯和虱目魚湯,後來還是覺得不夠,再到別的店,買一份鹽酥雞和甜不辣,才捨得返回民宿,我猜大概騎了十多公里左右,不是跑,還應付得來。

  回到民宿,陳哥跟太太邀請我到客廳喝茶聊天,當時還有另一對客人,隔天要開車去原住民部落玩。那裡叫慕谷慕魚,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地方,由於要保護原始生態,每天得控制人流量,一般人進去要辦入山證。這是陳哥極力推薦我,下次再來必定要去的地方,那裡的水跟九寨溝一樣是碧綠色的、山產野菜均很美味,他還馬上開相片給我看。水份多的朋友,每一次飯聚的話題,都離不開放假要去那裡玩。花蓮是台灣的後花園,我們則把台灣當成離島,我們中學時代,都會坐船到機場所在的大嶼山,旅行、宿營或露營。現在交通工具改成飛機,去台灣幾乎想起,就可以馬上買一張機票殺過去,就像亡命之徒,逃離殺戮不斷的紅海,找個稍事歇腳的尋夢園,儘管只是三、兩天的時間。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古都的切入點


  翻開傳統的旅遊書,開首都會從歷史、政治、地理、氣候等方面,介紹一個城市。切合點適合不過,那些因素的組合是因,城市現在的面貌是果,只是很多人會感覺到枯燥,尤其抗拒消化文字。南京不曾是我的旅遊射程範圍,另一個原因是我的歷史知識薄弱, 儘管香港島在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這次純粹為了看球賽才踏足這裡。南京的名片是古都,明孝陵是憑證之一,陵墓建於鍾山風景區,位於東郊,又名紫金山。零九年底我去的時候,明孝陵的門票是七十元人民幣、中山陵是八十元人民幣,聯票的話好像比一百五十元便宜一點,還包靈谷寺景區和音樂台,不過地方大,認真看完所有景區,至少要一天。

  孫中山以前的中國,都是帝皇統治,首都同時就是天子在世居住、死後埋葬的地方。南京有大量明朝的歷史景點,明孝陵是開國皇帝朱元璋,與皇后馬氏合葬的地方。重要在開創明清兩代,五百多年帝王陵寢的規模和格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0年的時候,將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的明清皇家陵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在零三年,增補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


  打打殺殺是朝代更替的同義詞,皇宮、陵寢成了出氣袋,明朝的皇宮都燒毀得七七八八,明孝陵規模雖說宏大雄偉,但現存的只有陵寢地宮、神道、下馬牌坊、大金門和四方城等建設。資料說,唐宋帝陵的布局,是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相反明孝陵建立了前朝後寢的三進院落制,從平面看是前方後圓的設計,看完你可能跟我一樣,還是不懂。



  換一個角度看,你可能會有興趣一點,去年三色台的《中華福地》,找來風水師李承責,以玄學的角度講解明孝陵。陵墓的起點是四方城,裡有一座神功聖德碑,是明成祖朱棣,親筆讚頌父親朱元璋的威水史,由石製龜趺背著石碑,石碑頂原本有重檐歇山屋頂,但在戰亂中毀了。跟著的神道,就是放了十二對石獸,經常在明信片出現的地方。神道沒有跟四方城和陵寢成一直線,而是沿山勢繞過梅花山。

  按風水師的說法,南京自古就是龍蟠虎踞之地,即有獨龍埠、虎山兩座靠山,自春秋戰國時代,齊桓公就認為這裡是風水寶地。三國時代的東吳,孫權的墓穴也是在這裡。或許是識英雄重英雄之故,神道避開了孫權墓,成為歷來第一個彎曲的神道。另一個傳說是,朱元璋聽了謀臣劉伯溫的意見,神道是呈北斗七星的形狀,有風水的作用。我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是先往孝陵正門,之後才拍幾隻神獸,就趕著回程去看手球世錦賽的四強對決。




  明孝陵的大門坐北向南,正對梅花山。門外東側的石碑,寫著治隆唐宋,是清朝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時御筆親題,讚揚明太祖,比唐、宋都要厲害。一直走進去的是享殿,原本的規模很大,現在尚可見到六十四個石柱的基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的享殿,比原來的小得多,裡面供奉了朱元璋畫像。享殿後面有一大片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地方,盡頭有石橋,又稱升仙橋,過了那裡就直通仙界了。




  再往前行,就是方城,屬城堡式建築,是明孝陵最後的一重建築。穿過開的拱門隧道,登上五十四級台階,可以到城頂,原本有一座宮殿式建築明樓,但是頂部和木質結構已損毀,只剩四面磚牆,這是其中一面牆,拱門入去只有一些簡單的陵墓看版介紹,正中央則是賣紀念品的,這裡的唯一好處,是可以遠眺附近的中山陵、梅花山、中山植物園和寶頂,寶頂下面就是皇陵的地宮,即是埋葬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地方。其實明孝陵旁邊還有一座東陵,埋葬的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本來已立為太子,但未登基便英年早逝。南京屢屢雀屏中選為首都,但每次總是草草收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或許感到不妥,遷都北京。原本的應天府,改稱為南京至今,明朝國運歷兩百多載,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真的不可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