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買魚的光陰故事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金魚養殖是四時有序的光陰故事,不過熱帶地區是例外。我在雞年買了21條魚,時序上並非平均分布,農曆年起計的春天買了2條魚,三個月後買了4條,最後兩個季度收獲佔了全年的三分之二。



  魚場在農曆年過後着手準備新一年度的繁殖,而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也為魚店帶來很多魚苗(1-3公分或4-6公分),挑這些量批式的商品魚很考眼光,因為缺點蠻多,有時魚體太小容易看漏眼。我買的這條白魚,背部有角位、弧度不足,尾柄短且沒有向下彎,唯一優點是小巧的圓角尾巴,以及有一點頭瘤。這條魚養了近一年,背部依舊平得像壽星,尾柄幾乎是橫向直出,身軀前後拉成長方形,頭瘤有進展,尾型保持,整體不算是好看的魚,前陣子懷疑身體內部出問題坐缸不起。







  夏天是魚場的青黃不接期,但魚店還是要打開門做生意,這時會進一些少眾品種充撐場面,例如一整缸大的黑蘭壽、地金等。我也忍不住買了一條紅白地金魚苗,大陸地金主要是紅或紅白,沒有像日本在幼魚階段刮鱗,造成全白身軀,配胸鰭、尾鰭、背鰭和嘴巴紅的六鱗地金,另外尾鰭亦不及日本的撐得很開。我印象中,魚店全年只進過幾次地金,年底時又撈了另一條紅白,由於沒有很深的研究,純粹試養而已,大半後沒有太大變化,主要也是餵食不足的老問題。



  總結全年魚獲,買得最多的是7-10公分的魚仔,由於是一張「紅衫魚」(100元港幣)以下的價錢,買錯也不會覺得肉痛。中秋過後,平均每個月都會買到一條這樣的魚仔,其中一條又是白魚。頭瘤、背弧、柄位、尾巴等綜合的結果,是我喜愛會游水的蘭壽,缺點是頭瘤小、背有角、柄不夠粗,要是向下彎深一點就更好。這個魚場的紅白魚,白多紅少,身型合我心水的白魚比例很高,魚店有時甚至會進一整缸,但我會控制魚缸內的數量,一條起、兩條止。



  另一條有少許白臉的紅魚,體型大致跟前面那條白魚差不多,顏色略嫌淡黃金色,沒有像利是封一般的血紅。頭肉多一點、柄粗一點和下彎得夠深,都是很會游水的蘭壽。兩條魚都養了大半年後,評價大致不變,白魚較為飽滿肉厚,但長度沒有特別增加。


  香港買到的金魚大部分來自大陸,近年生產重心稍為北移,由廣東東莞轉到同屬華南地區的福建福州,而閩侯縣今年獲得中國金魚之鄉的榮譽稱號,大批記者在魚展期間獲邀到魚場考察。魚場就像Adidas、Asics等運動鞋製造商,每年生產不同運動項目需要的運動鞋,且備有不同碼數選擇。運動項目尤如蘭壽、獅頭、琉金等品種,同樣是跑鞋的蘭壽會有不同款,例如國壽、泰壽、元寶壽、奶牛、虎紋等。魚場發貨到香港,多數採取半程空運、半程陸運,受惠於自由港政策,過關、檢疫等手續非常簡單,加上每箱魚的密度極高,發貨成本攤分下來很便宜。



  如果要把金魚發送到台灣則有很多關卡要克服,2013年,當時的福州金魚協會會長李永杰向《人民網》記者抱怨,當地只有四個擁有直接出口資格的魚場,其中一項要求是年產量要超過300萬條。除了生產規模,更重要的是能滿足入境國的檢疫要求,無論魚或水都不帶病毒和細菌,否則就要交給其他大城市的魚商處理和代為發貨,但會蠶食了大部分利潤。第二個關卡是航運,魚場地址雖說在福州,但一般不是市中心,而是很偏遠的鄉鎮,發一次貨往往要凌晨起來準備,趕在天光前出車。福州有國際機場但航班不多,如果要轉飛到上海、廣州接駁國際航班,運輸成本會倍增。第三個關卡是入境台灣,我的舊文有提過,個人旅客把金魚夾帶入境是違法的,正確做法要走航空貨運,由報關行代為處理入境手續,但這裏又是一筆支出。連串關卡大幅增加了金魚運輸風險和整體成本,這也是港台兩地金魚零售價差距這麼大的原因。



  魚友要理解店家不是做慈善或功德,買設備、租店面、飛福州、挑靚魚都是真金白銀的營運支出。前面說的一大堆成本自然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最終反映在金魚的零售價,除非單次的進口量很大,才能把發貨成本拉低,否則隨時麵粉貴過麵包。金魚社群內早前有店家辦團購,一箱5-6公分的福州蘭壽大約有200至250條,魚不用錢,但運輸報關等要5000元新台幣一箱,十箱才能成行,即是說平均1條要20元新台幣。正常情況下,這些魚的批發價可能跟這些成本差不多,所以只有單價高的魚,例如那些巨型泰獅才會一條一袋的包裝,然後每箱可能只放到一至兩袋,因為魚鰭一旦折斷就不會有人買,店家變相要吸收所有損失。(P.S.記者考察福州魚場和漁業博覽會的相片,下載自多個大陸新聞網站,版權均屬對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