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養殖場探古尋魚





  古早味台灣琉金的造型跟這些金屬掛飾一樣,個體巨、背峰高、尾巴長,十隻八隻放在魚店的深水缸,氣勢磅礡,讓顧客站得穩穩觀賞,不捨得離開。台灣長老級前輩Jack約廿年前創立網站——金魚大觀園,介紹過宜蘭的八甲和順欣有出產這種琉金和獅頭。我當時連縣和市都不會分,以為地方跟香港一樣大,幸好沒有貿然亂闖,否則截肢也找不到,因為那時台灣的金魚養殖業幾近消失了。

  03年,八甲金魚錦鯉養殖場在一鄉一休閒農魚園區政策推動下創立了主題餐廳,並改名為八甲休閒魚場。餐桌上的高貴食材香魚,年產量達到一百公噸(約八十萬條),佔了全台約八成。一次快閃台北的行程,我抱着有得食同有得玩的心態到宜蘭探古尋魚,任務達成的另一個關鍵是,現在有台灣勁好行的公車來回火車站。 

  八甲休閒魚場到處都找到它的初衷,包括餐廳的金魚缸裝潢、餐後甜品的擺碟(寫文時才發現),還有的是戶外的錦鯉池。魚場老闆黃玉明接受台灣《蘋果日報》訪問時表示,五十年前一條金魚可以賣四、五元新台幣,最高可以賣到十幾元新台幣,但當時一般人的人工是每個月六十元新台幣,所以養金魚是有錢人的玩意。他毅然在十八歲(1970年)投入養殖事業,返回家鄉宜蘭九芎林跟堂兄弟合夥種水果和養魚。他起初到台南購買金魚、錦鯉回來養,但一星期後全部陣亡,那時的養殖資訊不發達,令他幾度出現財困,甚至要變賣老婆的手飾還債,這亦促使他後來去學日文,因為想吸收第一手日本養殖技術。經過不斷嘗試和累積經驗,黃玉明的事業慢慢上了軌道,更有「品種最多、產量最大、品質最佳」的盛名,他在1988年獲頒全國十大傑出農村青年,同時獲邀到印尼、馬來西亞等擔任金魚比賽評判。

  黃玉明後來跟堂兄弟拆夥,到員山鄉興建八甲金魚錦鯉養殖場,佔地2.2公傾,1990年正式營業。他說,一年出貨超過一百萬條金魚,由一條十元新台幣,到一條五、六萬新台幣都有,一年營業額破一千萬新台幣。但這時國際市場進入轉角之勢,全球化分工、匯率、疫病等,都令到本土的金魚和錦鯉養殖業完全無法招架,特別是大陸的低成本、超大量的生產。那時一百元港幣兌一百五十元人民幣,無論是金魚、飯餐等,十元八塊人民幣有交易。黃玉明提到1996年以後,大陸和東南亞的金魚養殖技術逐漸趕上台灣,他同年繁殖的金魚三年也賣不完。

  另外1998年,以色列爆發錦鯉的疱疹病毒(KHV),導致全球養殖業都蒙受巨大損失,八甲亦賠了過千萬元新台幣,幸好那時香魚養殖已經轉型成功,才能令魚場可以繼續走下去。根據農委會在2002年底的出版物提到,台灣約有一百間觀賞魚繁殖場,金魚錦鯉佔一成,即是約十間,主要在宜蘭地區。

  我享受完精美的鱘龍魚套餐,再單點一條抱卵香魚後,就趕緊再到外面參觀,那天因為有顧客請喜酒,所以室內沒有拍很多相片。另一個原因是行程很緊湊,吃飯、看魚、買特產,趕不到公車,下一班要一個半小時後。現時八甲有一半的魚池養香魚,一成半至兩成是鱘龍魚,其餘就是金魚、錦鯉和生態解說池。黃玉明銳意復育台灣淡水魚,部分則是外來物種收容所,例如巴西龜、鱷魚龜等,還有幫宜蘭縣政府照顧一條頻危物種——娃娃魚。

後記:

  有一年我到台大參加手球比賽,由酒店前往場館時,在新生南路三段20-3號看到文章開首的金魚金屬掛飾,寫文章時搜尋一下,原來地庫是一間叫Fine26的藝廊。Fine26本來是泰國一間鐵工廠,第二代銳意轉型為設計品牌,主力開發金屬雕刻壁飾產品。藝廊佔地八十餘坪,展示了大師和蛻變兩大系列的作品,平時會辦有一些藝文活動展覽。(相片撮自Google景街地圖)

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

言我所信、無所畏懼

 
 

  回顧日本旅行相片庫存,大和郡山以外,彌富是我去得最多的金魚產區,這裏的魚場和魚店有令人心動要包走的金魚,還有市役所的相關產業文化設施,絕對有理由一去再去。我的部落格不經不覺荒廢一年多,先是因為反送中抗爭運動,風花說魚跟大環境格格不入。緊接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連帶工作也起了很大變化,日日出街要戴口罩,後來因為有同事確診,公司全面實行居家工作。武漢病毒全球大流行,航空公司停飛,預訂了的機票也要取消,令我有更多時間在家眼睛旅行,所以才有重按鍵盤的打算。




  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趟旅行,行程主要是北陸,但我也抽空去了彌富看金魚和買特產,自然就選了歷史民俗資料館為題材,由近鐵彌富站走路要約十五分鐘,途中經過2020年5月啟用的新市役所。資料館地下大廳放了廿多個魚缸,展出在地出產的金魚,附以演變過程和品種分類等資料,令參觀者可以立體地了解彌富的金魚產業發展歷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彌富處於木曾川下游出海處,水源、土壤都有利養殖業。大約150年前,有大和郡山商人在彌富投宿,暫時停放在池塘的漂亮金魚,吸引到附近的神寺人員買下來,後來金魚養殖成為當地主要產業之一。




  展覽賣點之一是這缸太空金魚子孫,1994年,日本女太空人向井千秋帶了彌富金魚,乘坐美國穿梭機哥倫比亞號上太空,研究生物在無重狀態下出現的症狀。另一項實驗是鱂魚產卵和孵化幼苗,使用的密封魚缸附有飼料,讓牠們自行啄食,提供技術支援的是日本最大的水族飼料公司Hikari。



  而早在1992年,日本首位太空人毛利衛也做了類似的「暈機浪」研究,實驗用的則是彌富錦鯉。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森滋夫後來出書,介紹這項研究提案的秘辛,例如要挑選繁殖功能未成熟的兩歲魚,避免牠們在太空產卵,我推測是怕污染水質,因為魚缸不能放太多水,在太空期間亦不能換水。錦鯉長度要控制在25厘米,由魚苗階段就要調節餵食量和飼養密度。






  不過這裏展出的金魚長相比較抱歉,部分狀態不佳,現場反光嚴重,我有點到此一遊式亂拍,但最讓我錯愕的是這兩條彌富公關大使——櫻錦,市役所官網2018年初張貼過相片,讚牠們的鱗片像櫻花飛舞,正好用來迎接花季。世界上沒有比較就沒有痛苦,大和郡山錦魚園附設的金魚資料館都有同類免費展覽,無論活體,還是文物都勝一籌,且是私營的,詳情可參考舊文《郡山金魚產業的足印》








  二樓的特別展示室剛巧有特別企劃的金魚展,展出彌富金魚漁業協同組合的出版物、宣傳資料、書畫等,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金魚商品。彌富市的吉祥物是金魚和文鳥,這裏同時有相關的農具展出。下筆前,我順道更新一下部落格版面,職業病關係沿用一氣通貫的方式,全文看到底,配合相片說故事的敘事風格。看不慣的網友請包涵,或者考慮改用手機看,那是程式預設編排,我會視為是一雞兩食的滋味。由奇摩搬到谷歌的Blogger已經六年多,我相信部落格這種媒介最終會淘汰,因為流量低,官方無法創造廣告收益下,自然不會投入資源更新過版面設計工具,情況跟日漸式微的入門網站相似。





  我堅守這個陣地,沒有轉往Facebook,或者一稿兩投的雙線發展,除了不想多花時間,最重要的是它並非個人理想傳遞訊息的媒介。FB不斷更新編排或功能,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加用戶之間的互動,再用類似收視率的演算法,決定生活時報插播甚麼內容和廣告。由於時間軸是廿四小時不停運作,用戶變相要全天候提供相片、文字,填塞如黑洞般的網絡空間。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更何況一般人的生活,那來張張精彩、句句精闢呢?自己行文向以「言我所信,無所畏懼」為原則,圖文均是原創,但用心創作、盡力查證,無可避免很費時。此文原本想在擱筆一周年,連同新版面一起發布,結果又是拖了一個多月,不過好處是至少寫到六十歲,都不愁沒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