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一到一百萬的威力



  在公仔箱裡工作,經常會遇到難寫的故事,我稱呼做「科幻故」。那些科技新知固然歸入此類,因為要在三、兩分鐘內,交代一個複雜的概念,而又要讓在家做飯的媽媽,看一次就明白,你就會懂有多難。每年的代表首推諾貝爾獎,還有沒完沒了的「刺針」、「自然」等研究報告。故事寫得成功與否的準則,為甚麼鐵價不二,鎖定在牛頭角順嫂這等家庭主婦身上,因為在家看電視的都是她們。我們時常強調,電視新聞的畫面是主角,旁白是配角,內容儘管怎樣重要、畫面也是不能隨便亂塞。在這個前提下,財經也是科幻故題中的極品,畫面總是建築物、交易所、大頭人物、街景人腳之類,涉及的數字、術語,都跟錢包厚薄有關。金融海嘯之後,這類財經科幻題材,經常擠入我負責的國際電訊、兩岸消息的跑道,是每趟起飛的惡夢。還有的就是藝術題材,主要是我不懂,以有限的認識,追逐無限的發揮,一字一句就是打字維艱。



  我在無聊之下,打開了錫安汗的記憶盒子,一直在網絡尋找、又用翻譯軟件,想知道更多他的事。「百萬人譜」的創作動機很簡單,就是祈求世界和平和南北韓統一。那為甚麼一百萬張臉譜,就能促成這個崇高的理想?原來這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古有三國時代,趙子龍的「百萬軍中藏阿斗」,說他保護後主劉禪殺出重圍的壯舉。這是小說的情節,重點是以一敵百萬所起對比效果。真人真事改編的印度電影《一百萬零一夜》(台譯:貧民百萬富翁,說一位來自貧民窟的青年參加遊戲問答節目,但富翁的門檻,為甚麼又是定在一百萬?我想這是從來沒有人問過的問題。

  錫安汗的自述,一百萬的玄機來自日本幸島的「百猴效應」,話說島嶼位於宮崎縣對開,有一條河溪和一群猿猴。1952年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幸島做過實驗,餵蕃薯給廿隻猿猴。起初猿猴會用手拍蕃薯,清除沾在上面的泥巴。一年之後,一隻一歲半的雌性猿猴,用河水清洗蕃薯才吃,直到1957年,廿隻猿猴中,有約十五隻跟著辦。後來島上的河溪乾涸了,猿猴不知道怎樣,又懂得拿蕃薯去海邊清洗。猿猴之後一直繁衍,當島上出現第一百隻猿猴,懂得用水洗蕃薯,遠在二百公里外,大分縣的猿猴,儘管大家老死不相往來,也學會了這一招。這種由個別行為,演變成集體行動,甚至穿越時空,影響其他團體有樣學樣的現象,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稱之為「百猴現象」。另一位美國新生命科學家萊爾‧華特遜(Ron Amundson)又引用過相關的研究,認為猿猴的行為,達到一個100這個臨界點,就可以穿越地方的界限。


  猿猴研究確有其事,兩位作者則嘗試用科學方法,解釋現象背後的意義。經濟學的理論,就是可以建立一百個不同假設,演譯同一件事,只要前文後理都是對的。「百猴現象」管不管用可另議,錫安汗則是抱著相同的信念,他認為人的渴求藏在靈魂的深處,而盛載著靈魂的就是臉譜。錫安汗以浮士德速寫收集靈魂,一張臉代表一個人的渴求、一萬張就代表一個城市、十萬張就代表一個國家。臉譜達到一百萬的話,就能代表全世界最真摯的渴求,那就能達致真正的和平。一個人的行為本身很渺小,但它是改變世界的起點,只要累積足夠的能量,結果絕對是你我想像之外,我相信這也是「百萬人譜」的藝術成分。

  零三年,香港人成就了這個百萬人的故事,那年的回歸紀念日的大遊行,主題是反對基本法廿三條立法,處理叛國、顛覆、分裂國家等罪行。為了不讓警方報細數,川流不息的人潮,擠在起點維多利亞公園等候出發,下午三時開始的遊行,龍尾要到晚上十時,才抵達政府總部所在的中環,大會稱有五十萬人參加。人數雖沒有像八九年六四事件的一百五十萬那麼多,但事情卻起了質的變化。代表商界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辭去行政會議職位,意味他的黨不會在立法會支持政府的條例草案,沒有足夠票數支持下,政府無限期擱置了草案、推動立法的保安局長葉劉淑儀辭職了、連回歸後首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隔年的春天忽然說腳痛幹不下去,他們都不承認跟遊行有關,但大家心照不宣。

  「百猴現象」還有一個有趣的重點,幸島上有百分之十五的猿猴,由始至終都堅持,不用水洗蕃薯。牠們全部都是雄性,年齡超過十二歲,即相當於人類的四十五歲,更要命的是,牠們都是猿猴中的領袖。結果顯示年長的雄性動物,都是堅拒改變、目空一切、自我感覺良好的習慣。現實中的行政長官曾蔭權,還有兩位醜聞纏身的行政長官候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明明「周身屎」都不會拍拍屁股走下台,硬撐的滋味真的有夠好?

p.s. 所有相片下載自錫安汗 (배희권)的臉書帳戶(https://www.facebook.com/SIONKHAN),版權屬對方所有。



1 則留言:

  1. 捧咗咁耐場,呢篇真係能夠感動到我,寫得好好!
    [版主回覆03/07/2012 14:51:57]謝讚賞!!!

    回覆刪除